语法意义是指语法单位在组合和聚合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意义,这些意义是在词进入语法组合后由语法结构赋予的,超出了词汇本身的含义。它通过语法形式来体现,反映了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方面的高度抽象的意义。
语法意义必须由特定的语法形式(包括显性和隐性的形式)来表现。如果不存在对应的语法形式,则无法形成语法意义。例如,在某些语言中,名词可能具有性别或时态等语法范畴,而在其他语言中则没有此类范畴。这是因为有些语言使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示性别或时态等意义,而另一些语言仅使用不同的词汇形式来表示这些意义。只有前者的意义才能被视为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意义,它是从具体的词语及其用法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一种意义。尽管语汇意义本身已经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它主要是从所指的事物现象中抽象出来的,而语法意义则是从所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例如,“树”和“人”的语汇意义分别来自各种树木和人类个体,这两种语汇意义并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用法——作为名词,表示实体,这种更抽象的意义即为语法意义。
结构意义指的是语法单位之间存在的结构关系,如复合关系、附加关系(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等)。名词的格变化同样反映了词语间的结构关系。结构意义还可以细分为多个层次,例如,偏正结构可分为定心结构和状心结构两类,因此,定心关系和状心关系构成了偏正关系的次级结构意义。
功能意义反映了词语的组合功能,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等。组合功能不仅包括在句法结构中担任的角色,如主语、谓语,还能带宾语等功能,还包括与特定类型的词语相结合的能力,如添加冠词、
副词等。功能意义也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因为较大的功能类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出较小的功能类型,例如,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这两者构成了动词功能意义的次级功能意义。
表述意义体现了语法形式与其所指事物现象以及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分为称述意义和情态意义。称述意义反映了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的关系,是从词语的语汇意义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意义。例如,名词被定义为表示实体,动词被定义为表示行为动作,这些都是称述意义的表现。一些语法范畴,如数量、性别、人称、时态等,其意义也属于称述意义。情态意义则反映了语法形式与说话人的感情态度及表述意图之间的关系。例如,句子的不同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式(直陈式、虚拟式、愿望式)以及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等,都与说话人的感情态度和表述意图有关联。
情态意义反映了语法形式与说话人的感情态度及表述意图的关系。例如,句子的不同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式(直陈式、虚拟式、愿望式)以及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等,都与说话人的感情态度和表述意图有关联。
语法意义中的称述意义与语汇意义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有时候,同一意义可以用语法形式或语汇形式来表示。例如,在汉语中,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表示程度较高(如“长长的”),这属于语法意义;而使用“很”这个字也同样表示程度较高(如“很长”),但这是语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