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汉宁的研究方向为超冷原子量子调控、精密时频技术等。2011年,戴汉宁在德国
海德堡大学联合培养,2013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物理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3月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
截至2024年1月,戴汉宁已在
科学、Nature Physics、Nature Photonics、
物理评论快报等核心
学术期刊上发表十余篇研究论文。2024年1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
陈宇翱、戴汉宁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的原子光晶格钟。
2011至2013年在德国
海德堡大学联合培养,2013至2018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物理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3月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
2024年1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
陈宇翱、戴汉宁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相当于数十亿年的误差不超过一秒)的锶原子光晶格钟。
戴汉宁主要从事光晶格中的量子模拟与量子精密测量实验研究。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方面,主要开展基于光晶格超冷原子的量子多体纠缠态制备、操控和探测,强关联量子多体系统的调控实验;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主要开展精密光频标建设, 通过实现超高精密的光钟系统,探索量子力学和
广义相对论向融合的实验检验等。
截至2024年1月,戴汉宁已在
科学(1篇)、Nature Physics (3篇)、Nature Photonics(1篇)、
物理评论快报 (2篇)、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1篇)、Physical Review A (2篇) 等核心
学术期刊上发表十余篇研究论文。
2024年1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
陈宇翱、戴汉宁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相当于数十亿年的误差不超过一秒)的锶原子光晶格钟;该成果对未来实现远距离光钟比对、建立超高精度的光频标基准和全球性光钟网络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对未来构建新一代全球时间基准乃至提供
引力波探测、
暗物质搜索的新方法等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