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潢府
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的古建筑
临潢府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辽代称辽上京遗址,是契丹建国初期在本土兴建的第一座京城,是辽国早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上辽会同元年(938年)契丹灭后唐燕云十六州,改国号为“大辽”,同时将“皇都”改称为“上京”,府曰临潢府。辽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首都,是辽代历史上第一座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
临潢府始建于公元918年,初名皇都,公元926年扩建,公元938年改称上京,为辽五京之首。城址平面略呈“日”字形,由皇城(北)和汉城(南)两部分组成,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北部皇城内建有宫城,形成“回”字形,辽上京双城并列和宫皇城环套的平面布局,是“因俗而治”和“皇权至上”统治思想的表现,是我国古代都城形制布局的一种重要模式。这种模式对于金、元、清诸王朝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乃至世界古代首都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1961年3月4日,辽上京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辽上京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2年,辽上京遗址被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辽上京国家遗址公园正式揭牌,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历史沿革
上京临潢府城故地原称“苇甸”。耶律阿保机选定作政治中心后,建有“龙眉宫”,通常被称作“西楼“。据史料记载,从唐朝中期以来,辽上京故址就一直是契丹迭剌部的主要居地。唐天复元年(901年),耶律阿保机成为迭剌部夷离堇,对外征讨接连告捷。天复三年升为契丹总知军国事的于越王,阿保机的领袖地位得到巩固。这时,“西楼”已经成为契丹部落联盟的决策中心之一。
阿保机称帝(公元907年)后,开始在“西楼”营建宫庙,先后建有明王楼、天雄寺和开皇殿等。据《辽史·本记第一·太祖上》记载,太祖称帝第二年(908年)冬十月己亥朔,修建明王楼。第六年(912年),太祖“以兵讨两冶,以所获僧崇文等五十人归西楼,建天雄寺以居之,以示天助雄武。”不幸的是,第七年三月,叛乱的剌葛、神速姑等人洗劫“西楼”,焚烧了明王楼。太祖很快平定叛乱,于当年八月,又回到“龙眉宫”,处置逆党。于次年“冬十月甲子朔,建开皇殿于明王楼基。”
《辽史·本纪第一·太祖上》记载,神册三年(918年)二月,耶律阿保机开始在选定的都城地点“西楼”,大规模“城皇都,以礼部尚书康默记充版筑使”。五月“诏建孔子庙、佛寺、道观”。这时,西楼被称为“皇都”,上京城初具规模,并且初步确立了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这可算是上京城营建的开始。
天显元年(926年),阿保机率兵平灭渤海国,使辽朝国力大增,随即开始大规模有计划地营建上京城。实际上,上京的营建主要是天显二年(927年)太宗耶律德光继位后进行的。到辽会同元年(938年)六月,太宗“诏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事于两庑”。至此上京城基本建成。
同年十一月,契丹灭后唐燕云十六州,改国号为“大辽”,同时将“皇都”改称为“辽上京遗址”,府曰临潢府。辽代历史上第一座首都——上京城开始了近二百年的辉煌。
居于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崛起后,大兵南下,公元1120年金兵攻占上京。金时将林东镇临潢府改称北京临潢路,至元代临潢府逐渐废弃。
参考资料
辽上京乐器 临潢府铜钹.中工网.2024-03-28
赤峰市人民政府.赤峰市元宝山区人民政府.2024-03-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