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边缘
允晨文化图书
《华夏边缘》是1997年由允晨文化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明珂。
内容简介
本书获得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新闻局重要学术专门著作补助出版。
当统独问题纷扰未息,当民族意识在人群中醒,民族认同成为政治上、思想上的新议题,身为「中华民族」的我们,是否曾想过,何以我们称为「中国人」?华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来?
究竟什麼是中国人?这问题不仅困扰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也困扰许多居於中国认同边缘的人;本书即尝试解答此一问题。作者认为,由线性的历史溯源,以及对所谓典型中国人的研究,都难以解答这个问题。因此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维持与变迁─来了解中国人的本质。本书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中原地区(中国人)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非华夏。
以中国人为例,作者 历史、考古与人类学资料,探讨与人类族群认同相关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社会历史记忆与失忆的过程,典范与边缘观点争论中的社会本质,以及历史的现实意义等问题。作者希望本书能帮助我们思考自身的认同问题(为何我们要宣称自己是中国人或台湾人),以及思考当前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认同问题。
作品目录
编辑推荐
如果你问一个美国出生长大的「ABC」自己是什麼人,他大概回答:「美国人」或「华裔美国人」。如果你问的是已经定居东南亚几百年的华人,他会回答「华人」或「中国人」。如果拿这个问题问一个台湾的民众,那麼他说不定以为你有什麼政治目的,於是拒绝回答。
从这裏看来,本书质疑「什麼是中国人」,显然有其事实的根据。过去学者曾经认为「中原地区同出一源」,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但是在考古学、人类学与历史学的最新发现下,这种观点已经大有问题。就说春秋战国时代,江南一带的楚国人就被中原人士称为「蛮夷」;而唐朝开国的李氏家族,血统也大有疑问──他们都是後来「加入」华夏的族群。及至今日,许多大陆边境的族群都还为了是将自己视为「华夏」的一分子,感到犹豫不决。
本书作者尝试要回答的,就是这些原来属於「边缘」地带的族群,如何在资源分配与竞争的环境中,藉著「集体记忆」或「失忆」来成为「华夏」、或者是「非华夏」。因此他指出,我们其实不该问「你是什麼人」,而应该问「你为什麼觉得自己是什麼人」。
本书最後一章分析了台湾的现况。因为从「中原」的角度来看,台湾也是「中原地区的边缘」。二次大战结束之後,台湾与「华夏」的距离在时空阻隔之下慢慢成形,并且各自形成自己的「集体意识」──也许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近年来对於「二二八事件」的重视与强调;它反映了人民与国家当局建构「台湾集体记忆」的努力。相对之下,「七七事变」与「南京大屠杀」等等过去「中国人」共同的战争受难记忆,就逐渐被人们淡忘。(在年轻人心目中,「日本」代表的是新的流行文化,而不是战争杀手。)你将发现,在「X」世代之间,凝聚彼此的凭藉已经不再是神州大陆的记忆。
於是我们看到,新的集体记忆正在凝聚、旧的集体记忆已逐渐消失。作为「华夏边缘」的台湾,我们的族群认同与族群的边界,仍然在不断的修改、不断的重新塑造属於自己的「边缘」。(文/林风沂)
作者简介
王明珂,著名历史人类学家,1952年出生于南台湾黄埔军校旁的眷村,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1992),台湾“中研院”第30届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曾任“中研院”史语所所长。长期从事于结合中原地区与华夏边缘,以及结合人类学田野与历史文献的中国民族研究,其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东缘羌、藏、彝族地区。主要著作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以及《寻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及随笔集。
参考资料
华夏边缘.豆瓣读书.2012-01-0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