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东亮(박동량,1569年~1635年),
朝鲜中期宣祖、仁祖时期活跃的楚臣。又称朴东良,笔名子龙,绰号梧窓、凤洲、寄斋。朴东亮出身班南,是班川富院君朴应福的儿子,左国务委员朴世彩的祖父。其叔叔朴应宣的女儿是宣祖的王后宜仁王后,其长子朴美是宣祖的父亲,孙子朴世采官至左议政。
朴东亮在朝中担任要职,官至判义禁府事,封锦溪君,
李珲在位时,先后卷入癸丑狱事和废黜
仁穆王后的废母廷请风波,被流放全罗道,不久后获释。1635年,朴东亮在
京畿道逝世,享年六十七岁,英祖赐予他“忠翼”的谥号,以表彰他一生的忠诚与贡献。
著有《寄斋杂记》《寄斋史草》等作品。
人物生平
宣祖时期的活动
1589年(宣祖22年),通过了司马试,次年通过了增广试。士兵。被任命为承文院权知副正字,后被推荐为艺文馆,并晋升为检阅、大敎、奉教。
1592年(宣祖25年),当他成为丙祖左郎时,临津战争爆发。宣祖避难义州时,其父大司宪他与朴应福一起侍奉宣祖和太后。事实上,父子俩侍奉宣祖王的王后宜仁王后,因为王后是宣祖朴应宣的女儿。当时,大臣们都分散了,公务员中,担任义州勇万的只有十人左右,而年轻的官员只有朴东良一名。宣祖将他提升为第二朝正郎,并让他掌管六朝王官和舍福寺内僧。
朴东良汉语流利,宣祖在
义县会见明朝使节和将领时,曾担任宣祖身边的翻译。自从帮助宣祖出兵明朝之后,宣祖的信任是绝对的。
1593年(宣祖26年),宣祖一行从义州返回汉城时,被选为
海州区同副承旨,时年25岁。不久,他历任左侍郎、右侍郎,并于1594年(宣祖27年)升任佐承地(左侍郎),并担任国防部副侍郎、显祖大臣。 26岁时,他被任命为承政院
刺史。
1596年(
李昖29年)被任命为
朝鲜王朝的总司令。朝鲜王朝的总司令,明代以冬季使节身份访问北京。
1597年(宣祖30年),丁酉再乱期间,倭寇再次入侵,边境戒备再次危急,护送王后及其妃子,避难到黄海道水安,然后返回。再次被任命为
都督,但在1598年(宣祖31年),前往延安布舍赡养父母,不久父亲就去世了。
1600年(宣祖33年),宣祖第一任王后宜仁王后去世,享年46岁,没有子嗣。同年,担任中部同知事后,被任命为司宪府司宪府,1601年(
李昖34年),任职后担任义祖、礼祖的判官,后任
京畿道观察使。 1603年(宣祖36年),被任命为
江原特别自治道刺史,并再次任命为刺史,并担任
显州、北州、丙州判官。
光海君~仁祖时期的活动
万历三十三年,即1607年(同时也是宣祖在位的第四十年),他被封为锦溪君。随后的一年,宣祖驾崩,临终时他将守护
李㼁的重任托付给了他和其他六位重要大臣,他们因此被称为“遗教七臣”。在这之后,他担任了守陵官的职责,为宣祖守墓三年。
在宣祖去世之前,
仁穆王后的宫人曾对裕陵(
懿仁王后之墓)进行了诅咒,朴东亮等朴氏外戚试图追查此事,但遭到了仁穆王后的父亲延兴府院君金悌男的阻止。
万历三十八年,即1612年(
朝鲜李珲四年),发生了金直哉之狱。他当时担任判义禁府事的职务,负责审理此案。由于他坚决不肯制造冤案,他遭到了台谏的弹劾,并被处以罢黜官职和驱逐出
首都的处分。
万历三十九年,即1613年(光海君五年),癸丑狱事爆发,“遗教七臣”被指控与金悌男勾结意图拥立
李㼁。七臣中仍在世的成员均被逮捕并接受审讯。朴东亮因对金悌男早有不满,在为自己辩解的同时,揭露了
仁穆王后曾经行诅咒之事,这一举动引发了“废母”的风波。
仁祖反正后,他因“诬告”仁穆王后而被弹劾,并被流放到全罗道的康津县。不久后,他又被移送到全罗道的扶安。到了
崇祯五年,即1632年(
李倧十年),他再次被移送到忠清道的忠原,随后获得释放。之后,他选择隐居在
京畿道的汾津之凤城,直至崇祯八年,即1635年(仁祖十三年)二月五日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李昑时赐谥“忠翼”。
人际关系
父亲:朴应福
母亲:林氏(本贯善山,林九龄之女,林百龄侄女)
哥哥:朴东尹、朴东说、朴东望
儿子:朴弥(嫡子,尚贞安翁主,封锦阳尉)、朴漪(嫡子,官至弘文馆校理,少论巨头
朴世采之父)、朴潍(嫡子)、朴澬(嫡子)、朴滮(庶子)
女儿:三女,分别嫁李明汉、洪处深、柳诚吾
主要作品
朴东亮有《寄斋杂录》《寄斋史草》《寄斋杂记》《放逸逸稿》等作品。
后世纪念
他的谥号是Chungik(忠翼)。墓地位于
京畿道坡州市翁甘里,遗存着
金尚宪所写的墓志铭。他去世后,他的儿子金阳威朴美和乔丽朴仪等人上书仁祖,获复职,死后被追授为左翼议会成员。
人物评价
朴东良才华横溢,性格宽厚,从来不忍心伤害别人。——《宣祖修改实录》
他狡诈粗心,追随毒澈,妄图杀戮诽谤郑澈的人。——《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