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7月,夹边沟成立了农场,原是甘肃省劳改总局在酒泉夹边沟建立的一个国营犯人劳改农场,行政名称为甘肃省第八劳改管教支队。1957年改为夹边沟劳教农场。1957年至1958年间,约3000余名劳教人员被送到此地劳教。1960年9月初,夹边沟农场接到张掖地委的通知,除少数留守人外,全部要迁到高台建设明水农场。
酒泉市、区两级工会组织劳模工匠植树种绿共建“劳模林”。2024年4月17日,
甘肃省酒泉市总工会和肃州区总工会联合组织15名劳模工匠代表和机关干部共计60余人来到酒泉夹边沟林场开展“劳模林”植树活动,为最美酒泉增添新绿。酒泉夹边沟林场地处沙漠边缘,是肃州区六大风沙口之一,也是维护生态安全重要的基础保障。
1957年下半年,在反
右派运动中,夹边沟劳改农场改为劳教农场。11月16日开始,劳教农场开始陆续接收劳教人员,甘肃全部右派分子的21%被送到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1958年最高峰时,农场向劳改局汇报的人数为3074人,其中女性32人。
由于夹边沟农场地处
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
荒漠之地,农场土地贫瘠而且严重盐碱化,风沙猖獗,环境条件恶劣,有的地方根本长不出粮食。加上当时党对阶级斗争和右派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并且沿用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斗争方法,对斗争的猛烈发展又没有能够谨慎地加以控制,致使
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从
甘肃省到
张掖市专区到农场,为“坚决贯彻”执行对劳教分子改造的政策,让
右派人员每天苦苦劳作,几乎每天都要安排超出劳教人员体能的繁重农活,一些人累倒在地上。劳教人员除了劳累和寒冷,更主要的是面临饥饿。此后,劳教人员粮食从每月20公斤降为每月13公斤,再后来降到10公斤,每天只有7两粮食。由于体力严重透支,从1958年冬天开始出现饿死人现象。为了应付饥饿,劳教人员只能吃树叶、
食用野菜。
1960年9月,应上级部门要求,要在高台县建面积约50万亩的明水农场。
甘肃省劳改局从
酒泉市各劳改农场和劳教农场调了1500多人前往高台县,明水农场的条件比夹边沟更为恶劣。那边荒滩上没有房子住,没有粮食吃,没有水喝。1000多名劳教人员居住在地窝子和窑洞里,白天还要在荒野里挖排碱沟。在这种情况下,劳教人员大面积出现浮肿,饿死人现象大量发生。该事件被称为“夹边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