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广肩步行虫,体长26-35毫米;体宽10-13毫米,为大型
步甲,黑色,为
鳞翅目幼虫(
东方黏虫、切根虫等)的重要捕食者。此虫在中国东北严重为害
柞蚕。
背面幽暗但常闪烁铜色光泽(尤其在刻点间),腹面明亮,每鞘翅有四行金色粗刻点,最后一行靠近翅缘。刻点排列较密,往往不易见到。头密被刻点,后部微背拱,有细刻纹,前端两侧有纵凹洼及皱褶;触角短,不及体长之半, 1—4节光亮,5-11节被绒毛,第 2节很小,约为第 3节长度的 1/3;上颚粗大,颚须、唇须末节端部平截。前胸背板横宽。两侧缘在中部膨出呈弧形。
鞘翅目近于长方形,肩方形,自基部微向后加宽,最宽处在翅后端1/3处。鞘翅表面背小颗粒,无排列规则的明显条纹,雄虫
前跗节基部三节膨大,前胫节内端有毛刷,中、后胫节强烈弯曲。
此种在我国北方一年一代。成虫在土内越冬。次年春季交尾产卵,卵产于土下6-9厘米,卵期一般为4-6天。幼虫期23—25天,共三个龄期,老熟幼在土中做室化蛹。蛹期一般为 5—8天。成虫活动敏捷,寿命很长,有趋光性。受惊时能排出分泌物御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