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犰狳
毛犰狳属动物
长毛(学名:Chaetophractus vellerosus),又称小长毛犰狳、哭泣犰狳、小毛犰狳或彼得·拉洛尔。其背甲特别受欢迎,用于制作charangos,一种类似琵琶的南美乐器。
形态特征
长毛犰狳头部至身体长度:220-400毫米,尾长90-175毫米,平均重量:0.84千克。该物种自头、胸起有18条带状甲,其中7、8个是可以移动。和披毛犰狳属所有成员一样,身体和四肢下部的甲鳞片都覆盖白色或浅棕色的毛发。
全身披上一层硬又厚的护甲。这层护甲由一片一片的鳞片组合起来,每一块鳞片都像一块小盾板一样的坚硬。躯干分成前、中、后三部分,头顶、背部、尾部和四肢有角质鳞片,前后两部分有整块不能伸缩的骨质鳞甲覆盖,中段的鳞甲成带状,与肌肉连在一起,可以自由伸缩,尾巴和腿上也有鳞片,鳞片之间还长着毛,腹部无鳞片只有毛。
脚特别短,趾有锐利的爪,善于掘土。犰狳的护甲除了可以防御敌人的攻击外,又可以在逃入洞穴以后,将洞口紧紧地堵起来,就可以安全地躲在洞里了。口中牙齿数量很多,但都很细小。
分布范围
长毛犰狳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的Gran Chaco和Pampas地区。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东部发现了一个孤立的种群
栖息与习性
长毛犰狳栖息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如森林、草原和半荒漠等。喜欢夜间活动,擅长挖地洞,同时也是游泳的好手。夏季为夜行性,冬季为白天活动,可以长时间不喝水。它经常在灌木丛和灌木的基部挖洞。
它的活动范围内有多个洞穴,每个洞穴可能有多个入口。当动物占据一个洞穴时,入口通常会被封闭。一个洞穴的直径可能为20至38厘米,长度可能达数米。最独特的本领,就是遇到强敌而实在无法脱身的时候,干脆把四脚一缩,整个身体平贴在地上;或者把身子从头到脚卷起来,变成一团球样的怪物,让敌人对它没办法而得以逃生。
昼伏夜出,杂食性。在冬季食物超过其摄入量的一半是植物。在夏天吃很多老鼠,蜥蜴等小型脊椎动物,捕猎的农业害虫。当受到威胁时会发出尖叫声。
生长繁殖
犰狳每年春季分娩一次,妊娠期2个月。雌犰狳有一泌尿生殖裂口的阴道及尿,雄的有睾丸,位于腹腔,犰狳规律地产生于同一个受精卵,胚胎着床迟缓14~16周,在此期间胚胞在子宫中游离存在,不贴子宫壁,安静地沐浴在子宫液中。胚胞一旦着床迅速发生。犰狳胎儿的肾上腺很大,尤如人和灵长目小犰狳出生后,生长很快,出生16 - 30天眼睛睁开,断奶期50 - 60天,9个月达到性成熟。长毛犰狳的妊娠期为60至75天,每年会产下两窝幼崽。
物种保护
长毛犰狳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哺乳纲贫齿类红色名录——低危(LC)。在玻利维亚查科地区的一些地方,长毛犰狳因其肉而被大量捕猎。它有时被视为农业害虫,被猎狗杀死。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分布种群受到了采矿活动的不利影响。
亚种分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与习性
生长繁殖
物种保护
亚种分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