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庶
摄影记者
王轶庶,摄影记者,锦州市人,1973年生,在甘肃省长大,现居广州市。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南方周末》摄影记者。其摄影作品多次在各大网站展出,比较著名的有南方周末公益影展王轶庶专辑,作品集《归程》等,并有新浪摄影专栏等特别栏目。
正文
作品
影展
2009 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现在的摄影》
2009 美国亚特兰大摄影节
2006 纽约MoCA美术馆
2005 美国旧金山摄影博览会
2005 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
2005 平遥国际摄影节,个展《吊诡大地》
2004 武夷山市国际摄影节
2003 广州市"中国人本"摄影展
2003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02 美国旧金山五人摄影展
(San Francisco City Hall)
文献
2002 一组作品在美国《B\u0026W》杂志发表
2005 《中国摄影》杂志 访谈
收藏
2005 广东美术馆
王轶庶新浪专栏开首语:娱乐,安全的体验。
“对娱乐的解释,我认同凤凰卫视娱乐串串烧主持梁冬先生下的定义:DOUBLE_QUOTATI ON娱乐是安全的体验",跳楼是自杀,拴跟绳子就是蹦极,就是娱乐。这是一个欲望扑面而来的年代,娱乐更是个名利场。五光十色,声声入耳,外面打打杀杀,室内歌舞升平,娱乐意味着安全,放松,下降,消解。
这时候,一些画面会闯进来,碰巧被我记录下来。南方都市报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可以全身心的把眼睛注视这些场合。放在这里的,便是从那些声色中溅出来的一些碎片。我喜欢那些有意味的场景,有人喜欢凝视明星们的脸,我更爱看他们身处的环境。适度的距离让我知道彼此都在做什么。”
事件
简介
2011年6月8日,一场关于豆腐脑甜咸之争引爆网络。豆腐脑是甜的,还是咸的?这个看似无厘头的话题却引发十余万网友的热议。而王轶庶正是豆腐脑事件的始作俑者。
详情
一通牢骚引发讨论
家在北方的王轶庶,到广州市工作后已经七八年没吃到过“简单的”红枣粽子了。今年端午,他忍不住在微博上发了一通牢骚:“粽子里只放糯米和红枣很难吗?”在与朋友的聊天中,王轶庶从粽子跳到了豆腐脑上。他说“我刚到广州的时候,看见他们往豆腐脑里面放糖,崩溃啊,那还能吃吗?”对方听说,北方的豆腐脑放盐,表情比他还悲催,“北方的吃法,南方人不能接受,南方人的吃法,北方人也实在难以下咽。”
6月8日,@桥东里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在豆腐脑咸甜事上,最见南北差异……彼此见对方都想吐……你觉得豆腐脑应该是咸还是甜?”此条微博一出,一场关于豆腐脑甜咸的口水战大幕拉起。
截至6月17日,该微博已被转发36663次,评论量达10135条,关于豆腐脑的话题量达152268个。博友互称“甜党”、“咸党”,有呼吁“双边会谈”的,也有声称“拒绝妥协”的。南方多食甜,北方多食咸,关于哪个是正宗吃法,大多网友都“大度”地表示,只要自己吃得开心,没有必要争论。也有博友表现出了不屑。博友李健写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什么好争的。泡泡留言:晕倒!!!这个事情还有争论的必要啊?都太闲了吧?
资深人士评论
网络舆论研究人士、资深媒体评论员蒲红果认为,这场豆腐脑之争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
一是网民娱乐化心态的表现。豆腐脑甜咸,事情小得甚至近乎无聊,但是它却成了热议话题。从本质上看,这是一起娱乐事件。尽管有明显的南北文化差异之争,但是所争的绝非甜咸,而是娱乐化的社会情绪。
二是网络时代沟通无障碍的体现。中国正进入以微博客为代表的即时网络阶段。微博客信息传播的即时性、高效性、便捷性为一个微小问题成为热议话题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条件。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正文
作品
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