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谷怀,原名朱振声,是一位活跃于“七月派”的诗人。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七月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在家乡并不广为人知。他的诗歌创作和社会活动深受
胡风的影响。
朱谷怀(1922—1992年),出生于
兴宁市宁中古塘村。1939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1948年,朱谷怀毕业于
北京大学外文系。1955年,由于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他被错误地定性为“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遭受了长达20多年的牢狱之灾和迫害。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才得以平反。
朱谷怀与胡风的相识始于1942年春天。当时,他刚刚完成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的学业,准备报考大学。在
桂林市期间,他遇到了
胡风,并在其帮助下,共同创立了南天出版社,出版了包括《七月诗丛》在内的系列丛书。这些刊物对于推动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朱谷怀曾两次进入西南联合大学深造。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并创作了多首具有时代特色的诗歌,如《碑》。这首诗是为了纪念
昆明市“一二·一”反内战牺牲者而作,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朱谷怀的职业生涯涵盖了新闻媒体和教育领域。他曾担任粤湘边区纵队第四支队政治部的《军中导报》编辑,并在
兴宁市担任《新兴报》的总编辑。此外,他还曾在
广州市担任中学教师。
朱谷怀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他的文学贡献上。他在
桂林市创办了南天出版社,支持并出版了
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和《七月文丛》。在
北京大学期间,他参与编辑了《泥土》杂志,并且他的诗歌《碑》被收入《白色花》诗集中,显示了他在“七月派”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