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金滚灯
经典川剧
《皮金滚灯》,又名《皮金顶灯》《祭棒槌》,是四川灯戏、傩戏"耍坛"(耍傩)剧目之一,与变脸、吐火并称川剧三大绝活。
《皮金滚灯》讲述了皮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其妻杜氏在皮金父亲遗命下对其严格管教,一日,皮金与书友下棋忘记回家,杜氏便对其施以“跪炭碴”“顶灯”“吹灯”“滚灯”等惩罚,皮金砍断棒槌后又被要求写文祭悼棒槌,最后在祭悼仪式中耍弄杜氏和丢女并溜走。
《皮金滚灯》主要伴奏乐器为“大筒筒胡琴”。《皮金滚灯》是川剧丑角戏的经典之作,也是川剧中的独门绝活。《皮金滚灯》的表演形式简洁明了,演剧的内容通俗易懂,在四川地区受到众多观剧人员的喜爱。
起源
灯戏源于四川省民间的迎神赛社时的歌舞表演,也是古代巴蜀传统灯会的产物,《皮金滚灯》是四川灯戏传统小戏中的经典之作。《皮金滚灯》在四川地区有上百年的演剧历史。
剧情介绍
《皮金滚灯》讲述了皮金游手好闲、学而无成且不务正业。其妻杜氏受皮金父亲遗命,对皮金管教甚严。一日,皮金又因与书友下棋而忘返,杜氏遂命女儿丢女将其叫回家中,随后对皮金予以“跪炭碴”“顶灯”“吹灯”“滚灯”等严苛惩罚,稍有不如意便以棒槌痛打皮金。皮金一气之下,砍断了棒槌。杜氏又命皮金撰写一篇文章,祭悼棒槌。然而,皮金在祭悼仪式中故意耍弄杜氏和丢女,并趁机悄悄溜走。
角色介绍
艺术鉴赏
技巧表演 
《皮金滚灯》以丑、且角应工,为丑角功夫戏,着重于表演技巧,饰演皮金者必须腰、腿功扎实,技巧熟练。演出中不同的演员,各有不同的技巧表演,除“顶灯”“吹灯”“滚灯”等主要表演内容外,有的还加入“耍棍”“吞水吐水”等表演。唱、讲方面如“哭五更”“读祭文”等。
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
皮金是惧怕妻子的“耙耳朵”形象,如听到妻子叫他时语气骤弱。他性格俏皮、精灵,即使受罚“顶灯”还调侃妻子,说怕老婆是祖传。杜氏严厉,通过一个动作就能吓住皮金,体现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女儿戏词不多,但起到衬托人物与衔接剧情的作用,如开戏时衬托家庭地位关系,还暗示杜氏经常让皮金罚跪。
曲调运用
《皮金滚灯》加入川剧锣鼓小打,强调戏剧性,运用川剧胡琴平板演奏,伴奏以“大筒”胡琴为主,起唱用大鼓,保持欢快活泼风格。
语言风格
语言塑造着重渲染幽默风趣的舞台风格,皮金的瑞安鼓词,如得知妻子召唤时的独白,以及表演中的对话等都体现其风趣幽默性格,幽默欢快是戏的主题,让观众在欣赏技艺同时收获快乐。
影响和价值
《皮金滚灯》让人或捧腹、或惊诧、或啧啧称奇的同时,也能让看观众领略到巴蜀文化之隽奇。这些文化瑰宝里面重要的精神含义是“传承”。因为有了传承,巴蜀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才能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评价
《皮金滚灯》是灯戏经典之作,深受中国西南地区戏曲观众喜爱,因其演员超高技艺、地方民俗相关、人物形象和艺术创造取自民间风俗习惯、鲜明地方特色及幽默舞台氛围。它扎根川地文化,在川剧舞台上常被演绎,将继续受到喜爱与追捧。(王一评)
这部剧将蜀地百姓的生活片段加以艺术夸张,再将川剧绝活“顶灯”融入其中,成为了川剧中一个以展示技艺表演为主、极具观赏性和趣味性的特色剧目。(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评)
目录
概述
起源
剧情介绍
角色介绍
艺术鉴赏
技巧表演 
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
曲调运用
语言风格
影响和价值
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