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是人,而能机器似的运作。他们最大的资本是拥有知识,或称学问;是大量书籍,尤其是经典和教条的嚼食者。所谓著述,基本上是来自书本的枯燥的排泄物。他们常常以精英自居,远离俗众的日常生活,甚至社会的重大事件而自以为超越。在学界,据说“学术规范”是必须恪守的,“价值中立”是最高准则。因此,他们动辄标榜“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周详完备,总之特殊得很,普通人是不容易做到的。
学术在中国,不像西方有
政教分离的传统,由来不曾获得独立的超然地位。作为知识的累积,阐发与承传,学术与道德修养的联系十分密切;按照“修齐治平”的
正统要求,它应当是由智达德,由凡入圣,大有助于“教化”。考一部学术史,“我注六经”虽代不乏人,然而那种埋头考究的细琐功夫,其源头恐怕正在于“避秦”;像桃花源中人那样,表面闲适,洒脱,自外于世事,实乃出于不得已,未必受了求知欲的驱遣的。这“学统”蔓延开去,到得末代于孙,便已全然不谙其先祖治学的苦衷,惟知一味“为学术而学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