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社会是英国首相
戴维·卡梅伦提出的一项社会改革理念。这一改革将从政治家手中拿走权力,并将之交给民众。建设“大社会”是出身贵族家庭的卡梅伦多年的政治理想。 “大社会”背后的意义在于赋予地方社区权力,重新分配权力,建立志愿工作的文化。但是普通人民是否对提高社会活动的参与,或是志愿服务感到兴趣,则是另一个问题。卡梅伦现在提出这个“大社会”的概念,也希望能将媒体和众人关注的焦点从削减预算上转移开来。另一个目的则是节省成本,如果有人志愿服务,那么政府就不需要花钱请公务人员来做事了。
大社会概念
“大社会”概念是英国首相
戴维·卡梅伦在竞选宣言中首次提出的,他主张给民众和地方政府更多权力,让他们承担更多责任,建立一个“更大、更强的社会”。而卡梅伦在2010年7月19日正式发起了他倡导的“大社会运动” ,将更多的权力和资金由政府下放给社区、慈善机构和公众,以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大社会”这个词因此被《
牛津英语词典》选为2010年的年度词。
《牛津英语词典》发言人苏西·登特(Susie Dent)说:“‘大社会’这个概念是2010年年度词汇的赢家,英国首相
戴维·卡梅伦就任后,在发表演说时宣称要还政于民,这与
工党主政时期的‘大政府’概念很不一样,且充分反映出了今年英国政治与经济的氛围,因而遥遥领先其他入围的词汇。”
据
英国《
卫报》2010年11月24日报道,《牛津英语词典》公布2010年年度词汇,“大社会”这个词居首。
理念简介
大社会计划是英国首相卡梅伦提出的一项社会改革计划。这一改革将从政治家手中拿走权力,并将之交给民众。
建设“大社会”是出身贵族家庭的
戴维·卡梅伦多年的政治理想。在卡梅伦看来,过去90年代后期的英国公共服务开支的连续增长并未解决英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人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日益“破碎”的社会――人们家庭观念破灭、社会道德沦丧、公民责任感缺失,而这一切都是由于
工党“福利国家”助长了人们的惰性和依赖性。
卡梅伦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变工党执政时期“任何问题都依靠政府解决”的做法,转向“小政府”、“还政于民”,让人们重新学习社会责任。
卡梅伦希望,“大社会”计划能够改变政治家坐在桌前告诉人们要做什么、发出命令和指示的状况,用新的办法解决
英国面临的问题。
戴维·卡梅伦智囊
纳特·魏将与公民社会部长尼克·赫尔德一起实施英国新政府的“大社会改革”。纳特·魏计划在5年内创造30万个志愿工作机会,在8年内“充分覆盖”65万完成中等教育的人口。
内容简介
培训新一代的社区组织者,让他们来协助建立街道组织。
在有关当地规划的问题上给予社区更大话语权。
鼓励志愿活动和参与
社会行动,设立全国性的“大社会日”,把定期参与社区活动作为评价公务员的重要内容。
试行“国家公民服务”计划,让青少年参与2个月的夏季社会服务,使他们在未来成为积极的、负责任的公民。
支持合作组织、慈善机构和社会企业更多地参与公共服务管理。
将来自休眠账户的资金导入新成立的“大社会银行”,为街道组织、慈善机构和社会企业提供资金。
通过“新信息权”计划,让公民可以更多地获得由政府掌握的数据,确保政府信息公开。
三大实施原则
政府必须培养和支持一种新的志愿服务、博爱和社会行动的文化。
公共服务改革
政府必须摆脱浪费资金、破坏社会风气的官僚作风。
社区的能力
需要创建魅力社区——让社区主宰自己的命运。要让每一个参与者意识到,只要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努力,就能更好地改变他们的周遭环境。
“小政府、大社会”是政府削减开支的遮羞布,还是还政于民?这项争议将在
英国得到答案。
英国首相
戴维·卡梅伦在
利物浦宣布,他将在英国4个地区试点“大社会”(Big Society)计划。他希望“大社会”计划能激发社区的激情,结束人们被动接受政府帮助的日子。“这是从政府到人民的一次最大规模、最激动人心的权力再分配。”卡梅伦说。
根据他的描述,这4个试点地区将取得运营公交、宽带,接管废物循环利用等权力和经费。
女王陛下政府还打算“建立一家‘大社会银行’,为社会企业、慈善组织和志愿者团体提供资金”,银行资金来源之一为“休眠账户”。
不过,这项社会改革计划遭到反对党的强烈批评,
工党领袖
大卫·米利班德称
保守党此举“只是为政府在公共福利方面裁减经费寻找借口”。现阶段,
英国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11%。
酒吧许可证
早在保守党今年竞选之初,
戴维·卡梅伦就将“大社会”计划列入竞选纲领,当时党内有不同意见,认为此举可能会失去民心,在此期间还曾做过一份民调,超过三分之二的英国受访民众表示“不清楚保守党意欲何为”。
但卡梅伦依旧坚持保守党一贯的政治理念,认为这一政策符合“小政府、大社会”原则,能够修正工党政府“福利国家”政策对社会事务的大包大揽。
2010年6月,卡梅伦任命华裔
韦鸣恩(Nat Wei)出任上议院议员,其主要工作就是为新政府的“大社会”计划出谋划策,如今这位被英国媒体称为“大先生”(Mr. Big)的韦鸣恩终于给卡梅伦列出了详尽的实施方案。
坎布里亚郡的
利物浦、伯克郡的温莎和
梅登黑德以及
伦敦西南部的萨顿伊甸谷,将成为此次“大社会”计划的“先锋地区”。
女王陛下政府将向上述4个地区让渡部分社会服务的管理权限。
英国《
卫报》称,“‘大社会’计划就是要让中央政府的预算直接运用到街道层级上”,允许社区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公交线路、独立颁行酒吧或社团许可证,而在利物浦,该计划还允许一家颇受欢迎的博物馆在志愿者管理下,延长开放时间。
戴维·卡梅伦在利物浦演讲时犹如一名卖力的推销员:“是的,这或许存在许多问题——金融问题、法律问题、官僚主义问题,是的,还会有反对的声音——来自地方的反对声、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声。但你知道吗?我们乐意为之。”
休眠账户慈善
作为“大社会”理念的一部分,“大社会银行”定于明年4月开始运营,它将资助社会企业、慈善机构和志愿团体的创建。而这笔钱的出处来自银行中休眠15年以上的账户,预计可提供3亿至4亿
英镑。
其实早在2005年,当时还任职
英国财政大臣的
戈登·布朗就曾提出,“为了福利目的使用休眠账户资金的计划”,有意思的是,当时
保守党作为在野党还曾在下议院极力阻止这项政策的推行,但最终“大社会银行”还是在
工党政府时期就被通过成为法案,根据布朗当时的规划,凡是在银行内存款超过15年的休眠账户,都将被转作公益资金,只要账户持有人在规定期限内不向银行追溯权利。
关于“大社会银行”的合法性争论仍在继续,但多家英国媒体都在昨日评述,这将不会存在太大问题,关键就在于,如何有效监督这笔资金的使用情况,尽管
戴维·卡梅伦表示:“每一个便士都会用在有益于社会的公益事业上。”但卡梅伦政府至今还未列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实施机构和监管部门。
英国媒体称,政府需要用这笔钱来使“大社会”计划有效运行,比如在温莎和
梅登黑德两地将试点的环保计划,政府需给予当地居民一定财政补贴,作为提高循环物品使用率的奖励。
政府开支更大
卡梅伦声称实施“大社会”计划后,
英国民众将会对公共服务有极大改观,“我们雇佣的可不是沙皇,这是人民力量的胜利。”但对此,英国反对党工党新领袖
大卫·米利班德则称
戴维·卡梅伦只是“说得好听”,作为上届工党政府的三号人物,他指责
保守党只是“寻找各种借口借此裁减公众的福利开支”。
对此,卡梅伦在
利物浦的公开演讲中做出反击,他称政府此举绝对不是为了省钱,也不是有些人指责的“推卸国家在志愿机构的责任”,“我说的大社会,是鼓励志愿服务、鼓励社会企业,希望志愿者团体为我们社会的强大做出更大贡献,而这个问题与削减财政赤字是两回事。”
卡梅伦极力否认“大社会”计划会削减
女王陛下政府的公共开支,他甚至强调他们是在“增加公共开支”:“这不是为了省钱,而是要尝试一个更大、更美好的社会。”
尽管
戴维·卡梅伦声称这一计划将“历史性地改变
英国现状”,但最新民调显示,仍旧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英国民众至今不知何为“大社会”计划。
大社会意义
卡梅伦称,“大社会”计划是一种崭新的社会文化,公众不用指望地方当局或中央政府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而是有充足的自由和权力为自己的社区服务,从而建立一个“更大、更好的社会”。
根据卡梅伦政府的建议,“大社会”计划将分步实施。首先在伦敦的萨顿、温莎和梅登赫德、
利物浦以及
坎布里亚郡的伊甸河谷等地区试验推行。宗旨是:政府转变管理方式,向当地社区、慈善机构和公众下放更多权力和资金,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改革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诸如:民间组织可以自办邮局和图书馆,提供运输服务和参与政府住房项目;当地居民可集资买下乡村酒吧;招募志愿者维持当地博物馆的运作;号召居民支援提升宽频上网速度;让居民监督地方政府经费使用等等。为了推动“大社会”计划的实施,政府将专门设立“大社会银行”,把“休眠”期超过15年的数亿英镑银行存款拨给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由它们向公众提供政府没有提供或者效果不佳的公共服务,计划于2011年4月开始运营。
卡梅伦力主推动“大社会”计划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实现竞选诺言,显示“说话算数”。5月份大选期间,“大社会”一直是
戴维·卡梅伦及
保守党参与选战、吸引选民的“核心理念”。政府应当放权于民,让公众更多地参与社区、学校以及其他公共服务方面的设施建设及管理。
其二,减轻政府负担的现实需要。卡梅伦政府接手的是个“烂摊子”,目前
英国有三大难题:债务沉重不堪、经济复苏乏力、失业居高不下。“大社会”计划一方面可动用民众力量解决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可减轻政府负担。
其三,延续传统理念,引领社会新变化。传统上,保守党强调个人自由、
自由市场以及“小政府”等;而
工党则主张高福利、“大政府”的做法。卡梅伦政府正是看到了目前英国遇到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种种难题,试图在新形势下扬弃
保守党的传统理念,增添更迎合民众口味的新内涵,从而引领英国实现更为积极的社会变化。
对于“大社会”计划,保守党方面自然是赞扬有加,认为它更为合理地分配权力、激励志愿工作的文化,是有利于
英国建立未来“健康社会”的重要步骤;而工党方面则指责说,
戴维·卡梅伦的“大社会”计划“听起来很美”,实际上根本行不通。如此大张旗鼓地吹嘘,只是为了分散民众对大幅削减预算的注意力,是为以卡梅伦政府大砍福利而“遮丑”。此间分析人士认为, “大社会”计划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能否全面实施,还要看几个试点地区的推行情况。说到底,
女王陛下政府过去那种“大包大揽”,甚至“寅吃卯粮”的政策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人们期待“大社会”计划带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