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源性
胸痛是指由食管疾病或食管功能障碍引起的胸痛,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约50%的非心源性胸痛来自食管因素。食管源性胸痛与性别、年龄相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与女性的发病率比例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50岁后。食管源性胸痛疼痛机制较复杂,可能有多种因素参与。食管壁有
化学、机械感受器,当受到反流胃酸或
十二指肠内容物等化学刺激或受到牵拉等机械刺激时可引起疼痛;食管壁缺血时亦可引起疼痛;食管敏感性增高;
食管运动障碍。食管源性胸痛典型症状为胃灼热伴有
胸骨后或胸骨下发作性疼痛,呈挤压性或烧灼样,多在饭后30~60分钟发生,特点与“心绞痛”极为相似。刺激性食物、运动、情绪紧张均可诱发,亦可自发性发作。患者同时可能会有烧心、
反酸、上腹部
烧灼感、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有些患者由于夜间
反流严重,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或
哮喘。食管源性胸痛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胃食管反流性
胸痛以预防反流、减少胃酸分泌和促进胃酸清除为原则。
食管运动障碍性胸痛以减少异常蠕动发生和缓解
肌肉痉挛为原则。大部分患者对症及病因治疗后。短期内症状缓解;少数患者治疗无效或治疗反应差,可能与药物剂量不足有关。因食管源性胸痛与“心绞痛”极为相似,误诊率高,易延误病情和延长患者胸痛时间,应引起重视。合并
自发性食管破裂者,胸痛呈窒息样、濒死样,并可伴有呼吸、脉搏加快和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