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画谱》是2009年
广陵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明)
黄凤池。由明集雅斋主人黄凤池编辑,为诗、书、画三美合一的版画图谱,于明
万历年间刊行,是
徽派建筑代表作之一。
《唐诗画谱》由明集雅斋主人黄凤池编辑,为诗、书、画三美合一的版画图谱,于明万历年间刊行,是徽派代表作之一。诗选唐人五言、六言、七言各五十首左右,书求名公
董其昌、
陈继儒等为之挥毫,画请名笔蔡冲寰、唐世贞为之染翰,刻版出自徽派名工
刘次泉等之手,堪称“
文徵明”。
被时人誉为“诗诗锦绣,字字珠玑,画画神奇”。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唐诗是这个诗国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唐诗,不仅为国人所激赏,更引起了近现代西方语言学诗歌批评的高度重视,他们甚至认为唐诗犹如马蒂斯、
保罗·塞尚的绘画,可以印证其有关文学意象与语言结构的理论。
明末以后,有别于以往仅作为文字附属品的插图,以绘画为主体的纯画本开始大量刊行,我们可以看到《
历代古人像赞》、《明状元图考》、《金陵图咏》、《唐诗画谱》等各个领域的画本实例。在中国,插图本原被认为是通俗之作,多数书籍都仅以文字构成。因此,书籍中开始添加插图,后来甚至出现以绘画为主的书籍,这可说是中国书籍史上的一个大转变。这个转变确实可视为原本属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雅"的书籍之通俗化。早期刊行的插图本,如元代的《
全相平话》等,便是以通俗市场为取向的。然而,细察明末刊行的画本,则可见在当时版画技巧提升的背景下,出现了水平相当高的"雅"的作品。这些作品都锁定水平较高的读者市场而出版。但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在读者的定位上,相较于不借助绘画的帮助也能够鉴赏诗词的读者而言,《唐诗画谱》、《
诗馀画谱》等可以说是较低层次的或以所谓中间层读者为取向的出版物。因此,对于明末的书籍市场而言,大众化(通俗化)与精英化(雅化)的两个层面都有考虑的必要。画本与此类在晚明出现的新兴读者有很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