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安太尔,其早期作品显露了
爵士乐的影响。其配有钟铃、自动钢琴、汽车喇叭以及飞机螺旋桨音响的《
机械芭蕾》音乐在纽约、
巴黎引起了轰动与非难。其他作品有
歌剧《横渡大西洋》(1930)等。
六岁开始学习钢琴,后进费城柯蒂斯学院学习
乐理及作曲,1920年在康斯坦汀·冯·斯特恩伯格(Constantin von Sternberg, 1852-1924)和厄尼斯特·布洛赫(
Ernest Bloch, 1880-1959)指导下学习作曲。二十年代初,安太尔以钢琴家的身份开始了他巡回全欧的音乐会演出。由于其无穷尽的体力与过人的毅力而受到瞩目,颇获成功。但于1922年放弃钢琴家的理想,定居
巴黎从事作曲,并到德国留学。他很快就成为了那个时代顶尖的先锋派作曲家。其创作风格转向激进,常常使用不协和音。他把
爵士乐旋律和机器声融合于交响乐中,引起了当时音乐界人士的惊异。于1922年创作的《第二钢琴奏鸣曲“飞机”》 Piano Sonata No.2 “The Airplane”,因其先锋性在欧洲引起轰动。1924年,这位先锋派青年作曲家为立体派画家费尔南德·莱谢尔制作的实验电影《
机械芭蕾》Ballet Mécanique 作曲。《机器的舞蹈》是一部表现物体和齿轮舞蹈的无声影片,他运用
钢琴、飞机螺旋桨的声音、电钟等音响组成音乐,颇有创新精神,引起了当时音乐界的骚动(但在他以后的电影配乐当中,就一直遵循传统的风格)。他骄傲地回忆说:“一堆人听到这曲子时,因为其强烈的冲击而站立不稳。”。
虽然这个作品在巴黎首演之际引发震撼,但是在1927年的卡内基首演时遭到彻底的失败。这个作品揭示了安太尔风格的转折点:有着紧密的结构、喧嚣而夸大的舞台作风,现今已常常被作为音乐会演奏的节目而非单纯的
舞曲。1926年,他采用
新古典主义风格创作了一些作品,主要从事
室内乐的创作。1927-1928年发表的
歌剧《横渡大西洋》讽刺了
美国政治。1930年任柏木市剧团副音乐指导,1933年返回美国后,为好莱坞创作电影音乐,变得较为保守,并继续他的钢琴演奏。1935年起,在
派拉蒙影业公司和
哥伦比亚等影片公司任电影作曲。他的第一部影片是《秽新闻》(1935)。由于长时间参与电影配乐,以及对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马勒等交响曲的重新审视,还以旋律生命力与强烈和弦为主的安太尔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转变风格,而接续而来的作品也为他带来了一批新的听众。四十年代后期的作品采用古典曲式,吸取了美国
民俗音乐、
爵士乐和进行曲的因素,跟随
阿隆·科普兰、
罗伊·哈里斯的脚步,他也开始运用民歌素材进行创作。1936年,安太尔定居
洛杉矶,开始其著述生涯,并于 1945年发表自传《音乐的不肖子》Bad Boy of
音乐,一时成为畅销书。五十年代,安太尔再度回到
歌剧领域,创作了有名的《伏尔波恩》Volpone。1959年2月12日,安太尔卒于
纽约。
没有一个当代美国作曲家敢夸耀其生涯比安太尔更多姿多彩。身为二十世纪首先获得国际瞩目的
美国作曲家之一,安太尔致力经营一个多面向的音乐事业,不过对当时的其他同行来说,他所跨足的领域实在是广得吓人。他支持作曲领域要与更能赚钱的电影配乐有所结合、在报章杂志上撰写专栏文章,主题从战争预言到内分泌
犯罪学(探讨人的内分泌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设计一个集结爱情忠告的专栏、写一个充满娱乐性质的、羞耻地利用他人名字以自抬身价的自传《音乐的不肖子》、发明一个用广播控制的鱼雷、甚至是听众难以忍受他那些花俏而令人神经紧张的打击乐式的
钢琴作品,在音乐演奏会中途离开音乐厅之际,将音乐厅的所有大门关闭,并在钢琴上摆着一支枪……。
《第二钢琴奏鸣曲“飞机》Piano Sonata No.2 “The Airplane”,作于1921年。这部复合节奏及无调性的作品是安太尔“花俏而令人神经紧张的打击乐式的钢琴作品”之一,因其先锋性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