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纪录片《中国门》讲述关于高考的“中国式奋斗“的故事,由
王杨执导的纪录电影,于2011年在
莱比锡市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映。该片讲述了关于高考的“中国式奋斗”的故事,借此探讨当代中国的教育观念。从
会宁县、北京、
上海市三处拍摄,试图以三段不同背景下关于教育的故事,组成一幅当代教育现象集中呈现的现实图景,体现了乡村孩子艰苦学习的环境。
在会宁这个典型的中国西部的贫困县城,这些都是高考前再常见不过景象,学生、老师、家长的表情如临大敌般紧张和严肃,在他们眼里,高考成为使命运发生转机的唯一筹码。在北京,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是留下还是离开?失业已让他举步维艰;上海繁华的夜景如梦如幻,一位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回忆起苦练
钢琴的岁月,流下了辛酸的泪,父母的期待和曾经的付出让她备感压力……“一场高考、一次招聘会,都是改变命运的时刻。借用‘门’的概念,你能够看见一种恒定而超越时代的中国式奋斗。”
王杨在自己的拍摄手记中感慨,“人生就像通过一扇扇门,一扇门代表一个世界。当代中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仍然是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必由之路。高考是一道门,毕业找工作又是一道门。对于普通人,这些人生
拐点都异常重要,而对于社会,更多的是冰冷的数字和大大小小的挫折,我想用摄影机深入到这些时代和数字的深处,到板块的交界处去看个究竟。”
《中国门》并不是个励志片,其中年轻人的奋斗看得人感到压抑,甚至感到了主人公身上某种病态的期望。用王杨自己的话说,在转了一圈完成拍摄以后,他逐渐清晰地感受到这种畸形教育背后的病根儿,皆因人人都焦虑,人人内心都缺乏安全感,个人所面对的局面,正是当代群体的寓言,“人的奋斗和社会的现实形成一种
悖论,一个怪圈。同样的,这是危机,也是转机的开始。”
该片是台湾CNEX公司2010年度以“危机与转机”为主题的命题创作。该片原来的名字叫《毕业》,后来导演
王杨觉得叫《门》可能更合适,因为他觉得该片反映的不仅是高考的问题,还是教育制度、社会公平和资源分布的问题。该片从
会宁县、北京、
上海市三处拍摄。该片的片尾原本放了
鲁迅所说的一段话“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但在最后剪辑的时候被
王杨剪掉了。
在王杨看来,“高考面前人人平等”正是高考神话的魅力所在,然而,他总觉得应该有一个“更人性的教育”存在。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不公平,是否能靠高考弥合?“中国式奋斗”背后的普遍焦虑怎样找到一个更恰当的出口?王杨回答不了这些问题,他只能“告诉观众我观察到了什么”。
王杨,1984年生于陕西咸阳,毕业于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2007年筹建《
青年电影手册》,现任执行主编。2007年成立“王杨电影工作室”,同年完成纪录片《
地上-空间》,2008年完成纪录片《寂静之声》,2009年完成五集系列纪录片《毕业生》。2011年完成的纪录片《中国门》入围第54届
莱比锡市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展映单元、第8届
克罗地亚ZagrebDox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
在纪录片中国门》 中,导演
王杨使用了大量“门”字的变体:斗、闯、、、闸、阔。每个字都是一个主题,把各个段落连接起来。该片巧妙编排的结构与主题的紧密联系,可见导演的匠心独运。《中国门》的开篇是由一连串的大
特写镜头组成,拍摄内容指向高三学生们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地背诵课文抑或是全神贯注地解题。这一组特写镜头很好地刻画了高三学生为了高考所作出的努力,高考对于他们构成的强大精神压力也通过特写镜头的拍摄手段很好地传递出来。(蒋潇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