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尧(1705-1762),字文庵,号洺川,别号敬斋,
清代雍正年间的人才,出生于直隶
广平府永年区(现
赵都永年区
方头固村)。他是清初永年的知名学者,著作丰富。曾任河东西场大使,最终在任上逝世,被安葬于家乡。
杨希尧自幼刻苦钻研,在父亲的严格督促和精心指导下,20岁时成为雍正二年(1724年)的
举人。此后,他更加努力,无论冬夏,每晚读书至深夜,始终致力于追求更高成就。到了
乾隆二年(1737年),33岁的杨希尧已经完成了《四书朱子精要》的编纂,并撰写了《五经稿》和《敬斋诗稿》,同时出版了《洺川制艺小题稿》,一时之间名声大噪。他的作品吸引了众多仰慕者前来拜访或索要书籍,杨希尧总是热情接待他们,并亲自帮助他们印刷书籍。然而不幸的是,这些作品未能流传至今。
杨希尧性格淳朴,志趣高尚,闲暇之时常与好友们一起弹琴吟诗,创作诗歌,以此来陶冶情操。当父亲生病卧床时,他日夜照顾,亲自喂药,拒绝参加文学聚会,全身心投入孝道之中。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四日,父亲去世,杨希尧哀恸万分,依照礼仪安葬父亲,并守孝三年,对继母
李姓和弟弟承尧同样尽心尽力,因此他的孝行在当地广受赞誉。
守丧结束后,由于事务繁忙,杨希尧感到学业荒废,无意继续深造。于是,他以
举人的身份前往京城等待任命,寻求生活出路。根据
清代的规定,举人原本有机会担任知县,但由于
山西省地区急需人才,
乾隆十八年(1753年),49岁的杨希尧被派往河东
安邑县运城西场,担任西场大使。在那里,他勤勉敬业,处理政务谨慎周密,受到当地民众的高度赞扬。
在任期间,杨希尧遇到了严重的水灾,导致盐池无法生产盐。他组织讨论并决定使用六个小型盐池的水作为
卤水汁晒盐。这些盐池包括苏老池、熨斗池、夹凹池、永小池、贾瓦池和金井池。尽管遭遇多次水灾,但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盐池恢复了正常的产盐活动。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五月,杨希尧病情危重,儿子杨复接到消息后急忙赶到
山西省,却发现他已经去世。杨复悲痛欲绝,随后护送父亲的灵柩返回故乡。当地居民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了纪念杨希尧的功绩,在西禁门树立了一座功德碑,碑文中写道:“卓哉我公,畿辅循良。经纶小试,鹾政是襄。曰敏曰慎,洁己惠商。仕优而学,桃李门墙。十有馀祀,遗爱甘棠。卓哉我公,没世不忘。”
杨希尧的灵柩返乡时,沿途数百里的居民纷纷哭泣相送,久久不愿离去,这充分体现了他在任期间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人关系方面,都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深切爱戴。现存的清乾隆版《永年县志》以及清光绪版《
广平府志》《永年县志·艺文志》中均收录了他的《七律·洞儿头》一诗:
父亲杨宜凖(1685—1748),也是当时名儒。字爵甫,号平侯。深悉易理,著书立说,对文学很有研究。去世后,被敕赠修职郎。时永年知县孔广棣为其立传,并载入《永年县志·儒学传》中。
三个儿子,长子杨复(1726—1784),次子杨需,三子
杨晋。因弟弟杨承尧膝下无子,便将三子
杨晋过继给杨承尧。
其长子杨复,字见公,邑庠生。少时颖异好学,仁义礼孝,无不
周至县。但由于父亲奉旨外任,家务繁琐,又要侍奉继母和幼弟,并且在十年间曾4次去河东探亲,因此误了学业。对族业很有热情,于
乾隆四十四年,执笔修编杨氏族谱,是方头固杨氏族谱实际组织编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