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
现代汽车的发祥地,是生产汽车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自从1886年
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至今,德国的
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发展历程。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经历了“发明实验”、“不断完善”、“迅速发展”和“高科技广泛应用”这样四个阶段。而且每一个阶段的发展,一直都与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大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
内容简介
德日两国的对比一直是许多人关注的话题。原因很简单,两个国家都是二战以后经济增长十分迅速的国家,同时也是工业互联网革命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在过去的50年里,
德国和
日本的
汽车工业,电子行业以及医疗行业一直都是拿来比较,同时也是我们国家不断去学习的对象。
而现实生活中,许多想要买车的朋友也在日系车和德系车之间拿不定主意。毕竟,在汽车领域,德国和日本无疑是在这方面造诣最深的,德系车和日系车在全球都有着令其它国家的车企望尘莫及的销量表现。在国内可以发现,现在马路上跑的车基本都是德系和日系车,两者说成是占据了国内车市的大壁江山也不为过。而关于二者谁更胜一筹,也是众说纷纭各有千秋。
发明实验阶段
工业化强国
19世纪70年代,正是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兴起的时候,
德国人抓住了从1871年
德意志帝国统一后的几十年时间,在19世纪末创造了一个奇迹:德国在短短的30年里走完了英国人用了100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从而使德国身于世界工业化的强国之列。
汽车行业兴起
这一时期,由于内燃机的发明和汽车的诞生,使当时德国的汽车厂纷纷涌现,一些其他行业的厂家也转向汽车生产。1901年,全德国只有12家汽车厂,职工1773人,年产汽车884辆;而到了1908年,德国的汽车厂已达到53家,职工12 400人,年产汽车5547辆。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汽车制造工人5万多人,年产量达2万辆,这是仅次于
美国的汽车产量。
不断完善阶段
黄金二十年
德国的
汽车工业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年产量达到2万辆。尽管如此,由于此前的
欧洲一直还处在蒸汽机统治的时代。1923年到1929年这7年时间,被称为是德国汽车工业“黄金般的二十年代”。这一时期,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现代汽车技术不断得到完善。
高速公路发展
1933年
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希特勒把
魏玛共和国时期已经规划好的高速公路建设和国民轿车的生产提上了日程表,把发展汽车工业及与此相关的行业摆到十分显著的位置。汽车的诱人前景和迅速发展起来的高速公路网,使此后的三十年代再次成为
德国汽车生产的“黄金时代”。
奠定基础
到二战爆发前,德国的
汽车工业已具有相当的基础,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
奔驰、
奥迪、大众等汽车公司均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从而为汽车真正成为体现20世纪30年代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个世界上产品文化的一个主要载体之一,奠定了基础。
迅速发展阶段
迅速发展
二战爆发后,德国很快卷入
全面战争。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的汽车工业转而成了
军事工业的一部分,为战争服务。到二战结束时,大部分汽车工厂都遭受重创,几乎成了废墟。所以直到进入五十年代,
德国的
汽车工业才真正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
飞速发展
1950年,联邦德国的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随着国内高速普及汽车以及汽车出口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汽车产量大幅度上升,尤其以
大众集团的“
大众甲壳虫”汽车为代表,标志着德国汽车工业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1960年,德国的汽车年产量已达200万辆,10年内,增长了5.7倍,年均增长率达21%,从此成为
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
高科技应用
现代科技应用
从六十年代开始,
德国的
汽车工业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经过竞争,汽车厂家由100多家到仅剩下10多家,产量却不断提高。许多现代科技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汽车生产开始进入一个成熟阶段。在两德重新统一后,德国的汽车工业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重组。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德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平稳发展
1966年,德国的汽车产量被
日本超过,排名居世界第三位,并一直保持到现在。1971年,德国的汽车年产量达到400万辆。在这以后,由于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加上
德国国内汽车已基本普及,德国汽车出口的势头也有所减慢,而进口量却有较大增加,从而使德国汽车产量呈现下降、徘徊和低速增长的态势。整个20世纪70年代,德国汽车工业的产量一直徘徊在300万~400万辆之间。而整个80年代,德国的汽车产量则一直在400万~500万辆之间波动。到20世纪末的1998年,德国的汽车产量达到了570万辆。
整合再发展
重组兼并
20世纪末以来德国经济形势持续低迷,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国内汽车的销售大幅下滑,自1999年以来,德国国内市场汽车销量已累计下跌了15%。德国汽车工业开始危机四伏,进入了“多事之秋”。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全球汽车业发生的最重要事件莫过于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的浪潮了。这一时期
德国汽车业发生的比较引人注目和产生较大反响的重组及联合兼并事件主要有:
奔驰与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合并;大众与宝马收购
劳斯莱斯汽车有限公司、宾利等。
向发展中国家
2004年,德国汽车工业全球范围内生产的汽车超过1300万辆,占全球汽车产量的20.7%。德国国内生产的汽车557万辆,其中轿车产量520万辆,出口367万辆、进口114万辆。而德国品牌的轿车在海外的生产量则超过了422万辆。目前,德国汽车业主要由五大公司所垄断,他们分别为奔驰(即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大众、宝马、
欧宝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德国的子公司。由于饱受欧元疲软的影响,在经历了2010、2011年的辉煌之后,2011年世界范围内共销售了654万辆汽车,2013年累计销售汽车降到325万辆,比2012年下降了4.02%。
德国汽车业将目光转向了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巴西和
俄罗斯等国,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只有10%的企业仍然坚持在德国进行新的投资。已有超过26%的德国零部件企业在东欧国家开设新厂。德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在全球设立了1400多家独资或合资企业。零部件行业进一步趋向集中,德国零部件企业数量将趋减少。
三分之一江山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世界
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了所谓“6+3”的竞争格局,基本可以代表当今世界整个汽车工业,因为这些企业的汽车产量之和已占到全世界汽车总产量的95%以上,其中
德国的汽车公司为“2+1”,占了三分之一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