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淡水鱼类。体长在300-400毫米,体重300-600克。体延长,稍侧扁。背鳍由一列尖棘状小鳍组成,每1小鳍由1鳍轴骨支持着,并有一前后扁平的硬鳍条。臀鳍较短,位于体的后下部。
胸鳍基部呈肉质叶。腹鳍肉质叶较胸鳍小,距胸鳍较远。
尾鳍歪形。体被
菱形的厚
南洋银汉鱼。鲸有辅助呼吸功能。
夜行肉食性鱼类,白天喜在水草丛生处寂静不动,晚上出来觅食,以鱼、虾为食。洪水期在沼泽中产卵。仔鱼具外鳃。生殖季节雄鱼的臀鳍变大。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鱼类之一,人称“活化石鱼”。
塞内加尔多鳍鱼的饲养较为简单,基本上属于新手上路的级别,喜欢微酸至中性的水环境,pH 6~7,温度22°C~28°C。对食物也并不挑剔,各类活饵以及干虾都可以接受。但金恐龙鱼类善于跳跃,饲养时注意水箱要加盖。
2008年7月27日,来自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就发布了一项新发现,一种生活在非洲西部泥沼里面的鳗鱼,其鱼鳞结构也许可用作未来人类的盔甲系统。这种鳗鱼俗称恐龙鳗鱼(Polypterus senegalus),学名为塞内加尔多鳍鱼(Polypterus senegalus),生性好斗,体型细长,一般能长到40厘米。恐龙鳗鱼身上有多层鳞片,在受攻击时能够分散撞击力量,保护鱼鳞底层的软组织,并把受攻击部位的损伤减到最低。在塞内加尔多鳍鱼与自己的成员和一些
热带捕食者对决时,其防护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过去的巨型
海蝎子有巨大的嘴巴,强有力的钳子和带刺的尾巴,塞内加尔多鳍鱼能有效抵抗它的进攻,从而得以幸存。
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从一条活鱼身上小心地取得几片鳞片,利用纳米测量技术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一片
鱼鳞病的厚度仅为1米的1/5亿,但其特殊的四层交叉结构和成分组成能使他抵抗巨大的冲击力。研究小组相信,鱼鳞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保护作用,主要与每层鱼鳞的组成物质、厚度和几何构成原理有关。每层鱼鳞相互间交叉重叠,又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科学家表示,鱼鳞的结构“令人惊叹、复杂多样,具有多层次性”。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奥尔提兹表示,这一基础知识具有巨大潜能,可用来发展经过改良的仿生材料。我们提到的鱼鳞结构,譬如说高耐性分界面和撞击力分散结构,可作为研制人类盔甲系统的依据,例如开发这种
多鳍鱼功能的士兵盔甲。
恐龙鱼一类最具有观赏性的泳姿在金恐龙这里也得到了充分表现:由于它们的结构原始,体表被覆的硬鳞又限制了身体的灵活性,所以显然它们不太擅长用“S”形摇摆的方式轻松游泳。恐龙鱼的运动方式,是将所有的动力任务都推给
胸鳍,通过胸鳍的快速摆动来“带领”身体前移,而整条身躯就像一根棒槌被拖着,只在转弯的时候才发生形变。看来胸鳍基部的肌肉果然不是白长的,如此长时间负荷高强度的跑步任务,真是肌肉中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