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威廉·巴尔夫(Michael William Balfe,1808年5月15日—1870年10月20日),出生于
爱尔兰都柏林,是19世纪中叶活跃于
英国的作曲家。他在音乐领域展现了多方面的才华,既是小提琴手也是歌唱家,并以创作
歌剧而知名。巴尔夫的作品中融入了
民俗音乐元素,其旋律易于接受,因此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迈克尔·威廉·巴尔夫自幼展现出音乐才能,7岁开始演奏
小提琴,并在15岁时前往
伦敦发展,很快在德鲁里·莱恩剧院的乐队中获得职位。随后,他受到资助前往
意大利学习作曲和
声乐,并在那里居住了数年,期间与多位著名音乐家合作,包括被
焦阿基诺·罗西尼聘请至
巴黎。1833年,巴尔夫返回伦敦,开始专注于歌剧创作,并在1845年至1852年间担任女王陛下剧院的意大利歌剧指挥。1864年后,他成为一位富裕的地主,居住在乡间。
巴尔夫一生中创作
歌剧20多部。包括3部意大利歌剧,作于1833年以前;另外3部于不同时期创作的意大利歌剧;3部
法国歌剧,作于1843—1845年间;19部
英国歌剧,其中第一部《围攻罗歇尔》,作于1835年;最成功的则为三幕歌剧《波希米亚女郎》(又名《吉普赛女郎》),1843年初演于
伦敦,剧情取自
西班牙著名作家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的小说。巴尔夫为
巴黎谱写的歌剧《海蒙的四个儿子》于1844年在巴黎演出,并以《海蒙的城堡》为剧名在伦敦上演。这部
歌剧具有明显的法国喜歌剧的特色,说明作者对法国歌剧传统有较深刻的了解。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巴尔夫的歌剧中可以发现某些角色在欧洲民主自由的文学中是起过作用的人物,例如遭受迫害的
波兰贵族,以及被上流社会所轻视的非欧洲人。巴尔夫最有成就的歌剧《波希米亚女郎》中的主要人物就是一个受到追捕的波兰逃亡者,他被吉普赛人吸收为他们之中的一员。一个白人和黑人的混血儿以及他同
巴黎社会的冲突构成了歌剧《奴隶》(1846)的题材。这个题材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格雷特里创作于1768年的
歌剧《纯朴的人》,而格雷特里的作品则又以
伏尔泰的短篇小说《
天真汉》 (1767)为蓝本。巴尔夫就这样重新抓住了
启蒙运动时代文学作品中意义深长的主题。他把波斯人、印度人、黑人等作为出身高贵而又自由的、并与自然具有联系的人同表现为堕落的欧洲文明相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