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育才(1926年—1999年5月26日),出生于陕西勉县
定军山镇杨家山村,1950年5月成为共产党党员,是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
1949年4月,杨育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
金城战役;1953年7月,金城战役时任侦察排副排长,奉命率小分队执行“虎口拔牙”—突袭南朝鲜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第1团(即“
白虎团”)团部任务。13日晚,他乔装成“
美国顾问”,12名侦察员化装成护送“顾问”的敌军,直插敌纵深。他指挥分队3个小组分头作战,冲进敌警卫室、会议室,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乱作一团。仅用13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毙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97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缴获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圆满完成突袭任务,为
金城战役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长、营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副师长等职。是中共第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1年离休,居住于
济南市。离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某师副师长。离职休养后,积极承担培养教育青少年的社会活动,先后担任30多所学校的名誉校长、校外辅导员和德育顾问,做革命传统报告的足迹遍及全国;1987年,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1999年5月26日,病逝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
1953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育才记特等功,侦察班荣立集体特等功;1954年,授予楊育才“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53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楊育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金星奖章、一级
国旗勋章;1998年,荣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先进离休干部”,
山东省授予“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6年,杨育才出生于陕西勉县
定军山镇杨家山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5月,成为共产党党员;1951年6月,参加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并很快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侦察排的副排长,因机智勇敢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作“飞毛腿”“大力士”“小诸葛”。
战斗经历
1953年7月
金城战役打响,杨育才奉命率小分队执行“虎口拔牙”——突袭南朝鲜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任务。13日晚,他乔装成“美国顾问”,12名侦察员化装成护送“顾问”的敌军,直插敌纵深。他们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沿着侦察路线插入敌军高地。在行军途中,杨育才抓住一个落单的敌军士兵,巧妙获知了敌军的联络口令,并顺利通过敌人几道岗哨盘查。
进入“
白虎团”团部驻地时,小分队被停在公路上的敌军首都师机甲团第2营车队阻隔。杨育才果断指挥袭击,趁敌人慌乱之机,冲过公路,直扑“白虎团”团部二青洞。杨育才指挥小分队三个组分头作战,冲进敌警卫室、会议室,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仅用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毙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97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缴获
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圆满完成突袭任务,为
金城战役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3年10月13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育才记特等功,1954年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也授予杨育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
国旗勋章。
转业工作
回国后,杨育才光荣出席了中国第二次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长、营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副师长等职。
晚年生活
1981年,杨育才从济南军区某部副师长的岗位上离休后,仍然关心部队建设,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他先后担任30多个单位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 校外辅导员、政治顾问、名誉校长等。十几年来,杨育才先后作报告800多场次,听众达28万余人。杨育才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积极承担起培养教育青少年的社会活动,是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和德育顾问,他作革命传统报告的足迹遍及全国,被
山东省评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1987年,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
1999年5月26日,杨育才在北京病逝。 5月30日,在北京
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举行杨育才同志遗体告别仪式。时任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敬献花圈,迟浩田亲自参加悼念,作最后送别。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家庭生活
杨育才有5个子女,无论在位还是离休后,他都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和战斗英雄的特殊身份给子女们谋过一丝便利。杨育才生活俭朴。房子自打搬进去,十几年没变样。家里的老式木沙发吱吱嘎嘎作响还在用,蓝色的确良窗帘褪成白色还在挂,一件中山装穿了十几年还在穿。杨育才淡泊名利,在位时,他是军区最老资格的副师级干部。离休后,他没向组织伸过一次手。子女们没跟英雄父亲沾过半点光。
人物轶事
战争轶事
1953年7月
金城战役打响,杨育才奉命率领一支侦察班伪装成韩军,深入敌军大后方,突袭韩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第一团(即“
白虎团”)团部。当我军攻击部队向敌人发起冲锋的时候,侦察班趁着炮火的掩护,沿着他们事先做好的标记越过重重障碍物,向金城西南方向快速前进。
在行军途中,侦察班被敌哨兵发现。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一位
朝鲜族战士先发制人,抢先喝问道:“口令!”这个哨兵此时却显得有些慌张,吞吞吐吐回答:“古轮欧巴。”(“云雹”的意思)这样,侦察班就掌握了敌人的口令,得以在敌人后方通行无阻。
在翻过几道小山梁之后,侦察班发现一个开阔的山沟里闪耀着一连串的汽车灯光,不少韩军正在装卸货物,还有一些韩军在周围抽烟聊天,看起来毫无防备的样子。杨育才拿出地图反复确认,这里就是敌人的团部所在地。于是他决定趁敌人不备,立即发起进攻。战士们组织起密集的火力网,猛烈地射向敌人。敌人受到我军的突然袭击,一时间乱作一团,有的仓皇逃跑,有的直接躲到汽车下面。杨育才则带领侦察班迅速跃过外围的铁丝网,直接冲向敌人的指挥所。
在指挥所门口,杨育才先让战士们一齐扔出
手榴弹,然后趁着爆炸的烟火,分别冲进各个屋子,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在一个灯火通明的宽大屋子里,墙壁上满挂地图,上面标画着各种战斗的记号。地上、桌上乱七八糟地堆积着手枪、军帽、肩章、衣服、
照相机、
留声机等。战士们一把扯下一幅中间画着虎头、旁边写着“优胜”字样的旗帜塞进包里,这就是韩军“精锐”首都师第一团——“
白虎团”的团旗。侦察班仅用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共毙伤敌人近百人,抓获俘虏十余人,圆满完成突袭任务,为
金城战役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回乡探亲
1991年10月10日,杨育才在
西安市做报告顺道回家乡
勉县探望亲族,事前没有惊动地方党政,到勉西火车站下车,叫了辆三轮车直驱县城,向勉县人武部报到后,只身坐着三轮车回到阔别半个世纪的老家杨家山。现在,名满中华的战斗英雄,朴素低调的作风成为家乡人教育儿孙的科范,更是留传英雄故里—养家河的美谈。
人物纪念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面南朝鲜首都师“白虎团”团旗见证着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其背后的故事被改编为现代京剧《
奇袭白虎团》和电影《奇袭》,其中主人公“严伟才”的原型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秦巴山区,养家河畔,虎头山前,在杨育才的家乡,至今依然流传着他的英雄事迹,他的革命精神继续感召着当地干部群众。
2020年10月15日,《
朝闻天下》播出《英雄不朽——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杨育才:
奇袭白虎团的战斗英雄,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面白虎团的团旗,见证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其背后的故事被改编成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和电影《奇袭》,这其中主人公严伟才的原型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
影视形象
《奇袭》
1960年,由许又新执导,张勇手、邢吉田、黄焕光、
曲云等艺人参演的《
奇袭》在中国大陆上映,其中某部连长方勇(张勇手 饰)就是杨育才的原型。该片讲述了朝鲜战场上,敌我斗争非常激烈,
中国人民志愿军某侦察分队在连长方勇的率领下根据早已掌握的敌人行动规律,尾随敌人前进,巧妙通过地雷区。但当他们继续前往联络地点凤仙岭时,被李伪军运输队所阻无法穿越公路,他们急中生智,化装成
美国军队巡逻队,吓跑运输队,通过公路。随后,我方又在金石洞与敌人巧妙周旋,救出为我方做联络工作的
朝鲜老大妈阿妈妮,并与游击队取得联系。侦察分队与游击队决定一起行动,炸毁大桥。在敌人将桥头严密封锁的情况下,我方又化装成李伪军伤兵,夺得一辆中吉普,骗过桥头岗哨,搞清了大桥构造和设防情况。敌人发现中吉普不见了,立即派部队追寻,紧急关头,方勇把中吉普开下悬崖坠毁,摆脱了敌军追击。最后,侦察队在朝鲜女游击队战士朴金玉的帮助下,将炸药成功安放在桥墩处,一声巨响后,增援的敌人和大桥同归于尽。
中国人民志愿军大部队随后展开强大攻势,一举消灭敌人的抗战往事。
《奇袭白虎团》
1972年,由
苏里执导,
宋玉庆、
方荣翔、谢同喜、
陈玉申、邢玉民等艺人参演的电影《奇袭白虎团》在中国大陆上映,其中志愿军某部侦察排长严伟才(宋玉庆 饰)就是杨育才的原型。本片着重刻画了以严伟才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同时也展现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