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的前身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6纵队。该纵队是由冀中军区独立第7、第8旅和冀晋军区及察哈尔军区各一部组建而成的。
1947年12月6日,晋察冀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以
冀中军区、
察哈尔省军区各一部在
河北省定县组成第6纵队,由文年生任司令员,向仲华任政治委员,萧新槐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挺任副参谋长。下辖原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改称的第16旅(辖第46、47、48团,旅长廖鼎祥、政委李斌、参谋长唐丕光、政治部主任张宗胜)、独立第8旅改称第17旅(辖第49、50、51团,旅长徐德操、政委李致远),原察哈尔军区第6分区和冀晋军区第1、第4分区各1个独立团台编而成的第18旅(辖第52、53、54团,旅长罗文坊、政委
严庆堤),共17044人,隶属于
晋察冀野战军。
纵队成立后,参加平汉路北段破击战。
1948年1月,纵队奉命从
满城区地区出发,初战保(定)
西北,歼敌675人。3月至4月,第6纵队参加
察南绥东战役,歼敌4700余人。5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2兵团成立,第6纵队隶属该兵团建制。并新调旷伏兆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7月,参加
保北战役,活捉敌整编第31师
少将师长陈治平、少将副师长卢继云以下官兵4100余人,毙伤敌779人。8月,华北军区第3兵团成立,第6纵队转隶该兵团建制。9月,从
易县进军
绥远省,参加了
察绥战役,歼敌2258人,同友军一起解放了绥远和察北广大地区。同月,旷伏兆调离该
纵队,由王紫峰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第6纵队从绥远兼程南下,参加了
平津战役,攻
万全区、围
张家口市,协同友军解放了张家口、
宣化区等城镇,取得生俘敌
中将军长袁庆荣,歼敌9000余人的战绩,为和平解放
北平市做出了贡献。
194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序列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北军区第3兵团改称第20兵团,第6纵队在北平奶子房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文年生任军长,向仲华任政治委员,徐德操任副军长,所辖第16旅改称第202师(辖第604、605、606团),廖鼎祥(后
陈应寿)任师长、李斌任政治委员、唐丕光任副师长兼参谋长、范保顺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17旅改称203师(辖第607、608、609团),杨栋梁任师长、李致远任政治委员、
李德才任副师长、祖岳嵘任参谋长、白正刚任政治部主任;第18旅改称第204师(辖第610、611、612团),罗文坊任师长、
严庆堤任政治委员、王钧任副师长、张宗胜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属炮兵团,团长李昆、副团长王庆华。全军共2.9万余人。独立第25师(由原国民党军第16军第22师改编,4月,参加
太原战役,生俘敌
少将师长张忠、阎俊贡以下官兵8337名,歼敌955名。太原战役结束后,部队进驻
阳高县、
天镇县、罗文皂、金家庄地区整训练兵。5月,徐德操任军长,
漆远渥任政治委员,宋学飞任参谋长,
张逊之任政治部主任。同月,由国民党军第16军第22师改编的独立第25师编入该军(辖第1、2、3团,师长梁诗传、政委白正刚兼、副师长刘震兼、政治部主任惠士荣兼)。10月,部队由
山西省进驻
天津市、唐山地区,担负保卫海防任务。
1950年8月,第20兵团番号撤销,第68军直属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领导。1951年2月重建第20兵团,第68军又归第20兵团建制。
1951年2月,部队集结于天津附近,补充兵员、更换新的装备并整训部队,为赴朝作战作准备。6月9日,第68军在第20兵团编成内入朝作战,部队改称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军长陈坊仁、政委李呈瑞、副军长宋玉林、参谋长宋学飞、政治部主任
严庆堤。下辖第202师,师长
陈应寿(后黎光、李克林)、政委李斌(后田波);第203师,师长杨栋梁、政委李致远(后惠士荣);第204师,师长曹玉清(后王钧)、政委范保顺;另配属炮兵第6团。全军共4.6万余人。先后担任
北汉江至文登里一线的防御任务,粉碎敌“秋季攻势”和“坦克劈入战”,完成东海岸抗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参加金城地区的反击作战等。与敌作战1021次,歼敌74844人,其中
美国军队10416名、南韩军64392名、希腊军36名,毁伤敌坦克152辆,击落击伤敌机696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第68军在
抗美援朝战争3年零10个月的战斗中,涌现出许多英雄单位和英雄个人。其中功臣单位26个,立功个人24018名,其中
特等功臣13名,一等功臣178名,“奇袭白虎团”的著名战斗英雄杨育才、志愿军女英雄
解秀梅、坦克英雄胡连等就产生在这支部队。1954年9月,第68军奉命担任永柔以西,隶川以东、新安州西南地区防空作战任务。1955年3月奉命回国。
第68军在
解放战争中,参战16个月,转战晋、察、冀、绥四省广大地区,行程万余里,先后参加了保西北、晋察绥、保北、
绥远省、平津、
太原市等重大战役,攻占城镇16座,歼敌3万余人,涌现战斗功臣10985人。
1975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第68军与沈阳军区第46军对调。第68军移驻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