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文,男,1981年10月出生,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及生活方式研究。长期从事田野调查、城乡社会观察和基层治理研究,致力于以专业知识介入公共政策讨论。兼任中央网信办特约研究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吕德文上大学后,通过网络关注到“三农”了问题这也直接促使他后来到
华中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一直关注农村、从事农村研究。2009年,从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并留校任教。2024年2月,吕德文发表2024年新春调查表示:中国基层存在撂挑子、脱实向虚、折腾等潜在风险。
吕德文刚上大学时,
计算机还没有普及,接收信息的方式有限,能读到的专业书籍、期刊也很少。每次看到喜欢的文章,他都花一两天时间把它抄下来。后来,接触网络后,他很快关注到“三农”问题。这也直接促使他后来到
华中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一直关注农村、从事农村研究。
2006年,吕德文进入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攻读博士,期间扎实走完了十几个省市的20多个村庄,对中国各主要农业区的村庄概貌有了大致的了解。2009年,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并留校任教。此后两年多的时间,“恶补”专业欠缺,不断思考相关的学术命题如何专业化,并针对性地查阅大量的专业文献。
2024年1月,吕德文在接受
澎湃新闻访谈过程中,不仅分享了其直面社会事实之复杂性的长期、充分思考,更结合其写作经验,贯通了调查研究实践经验、理论抽象、成果产出的全过程。2月,吕德文发表2024年新春调查表示:中国基层存在撂挑子、脱实向虚、折腾等潜在风险。
2024年5月,吕德文在署名文章《“恶意评审”如何评价和运用?基于
武汉大学一篇博士论文评审意见的分析》中表示,“本人指导的一篇博士论文遭遇了恶意评审,这篇评审意见违背了学术评审基本原则,与评审者所展现出的学识有限,水平不足以承担如此严肃的学术评议工作相比,其评审态度之傲慢、判断之武断、标准之主观让人叹为观止”。5月13日,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工作人员表示,学院已经知晓并介入。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结合近20年的田野调查实践和理论研究,通过他对城乡社会的观察,以及在基层治理研究和公共政策讨论等方面的持续思考,提出“做接地气的调查研究”,指出调查研究应与真实的世界产生联系。吕德文教授强调在方法上实践基于饱和经验的“全息研究”,不仅对“饱和”与“全息”的可操作性有独到见解,更可贵的是,他着眼于研究者社会化程度与其研究对象之间微妙的互动影响,剖析研究者的问题意识与其理论价值之间的种种联系,以反思“肤浅的全面”与“片面的深刻”等社会研究现状。(
澎湃新闻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