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环蛇
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毒蛇
印度环蛇(Bungarus caeruleus,又名青环蛇、普通环蛇)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印度及邻近地区的环蛇,属于高度毒性的环蛇属。这种蛇的毒性非常强,是印度“四大毒蛇”成员之一。在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十多种环蛇品种中,青环蛇是最常造成严重蛇伤的一种。
形态特征
印度环蛇又名"普通环蛇",印度环蛇脊鳞比两侧背鳞显著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上颌骨前端有前沟牙类型毒牙,头椭圆形,瞳孔圆形,身体修长,粗细均匀。背部黑色或黑褐色,有的具黑白或黑黄色的横纹,或者棕褐或棕红色的黑斑和纵线。
青环蛇身体的花样上有细白色环带与黑色相间,白环纹通常以两个为一组,并成交叉状排列。这种蛇的平均体长为1米左右,最长可达到1.75米。雄性的体型要比雌性的大,尾巴也较长。
分布范围
青环蛇主要分布于印度半岛以及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地。此外,它也见于阿富汗、伊朗孟加拉国尼泊尔
栖息环境
青环蛇的活动范围很广泛,在农田、低谷地区以及森林里,都可以找到它们。而它们对鼠类的喜爱亦使得它们常出没于老鼠洞、下水管道以及人类居所附近。另外它们也常见于水源充足的地方。
生活习性
晚上活动,拂晓时才回窝。印度环蛇主要以其他蛇类、蜥蜴、鼠类、蛙类等为食,印度环蛇的牙齿虽小,但当它攻击时会死死咬住猎物并注入大量毒液让猎物死亡。
一般而言,它们很少会在白天攻击人类,因为它们在白天的反应远不及在晚上的快。当受到威胁时,青环蛇会把身体卷成一团并尽量掩护其头部。在一定的情况下,这种蛇会发出低嘶声并准备攻击或逃跑。青环蛇属属于最危险的环蛇之一,虽然它很少主动袭击人类,但被它咬伤的人死亡率能高达70%。
生长繁殖
印度环蛇是卵生的夜行性的动物。雌蛇一年大约繁殖一到两次,但不同种类的蛇的繁殖方式是存在差别的。有些蛇会生出活体幼蛇(一次生1到150条),而有的蛇则产卵(一次产卵数量为1到100颗);有些蛇甚至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先在体内产卵直至卵孵化出来,然后再生出活体幼蛇。大多数情况下,雌蛇不会像母鸡一样坐在自己的卵上,但有些时候,在卵和幼蛇离开母体后,它们会保护自己的卵(以及它们的幼蛇)数日。
主要危害
生物毒性
印度环蛇的毒性非常强,它是印度“四大毒蛇”的成员之一,在十多种环蛇品种当中,它也是最常造成严重蛇伤的一种。印度环蛇的毒性非常大,平均2-3毫克的毒液就足以致命。其毒液里含有剧烈的神经毒素,而不少专家相信,印度环蛇的毒性比一般眼镜蛇属的毒性要强得多,这种毒素会影响生物的神经系统,如大脑等。当人类被印度环蛇咬伤后,只会有轻微的疼痛感,有得更是完全没有感觉,被印度环蛇咬伤的人可能在6-8小时后死亡,即使注射了蛇毒血清也只能有50%几率存活。
如果人把毒蛇的毒液喝下去是不会出现中毒症状的,因为毒液必须直接接触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机体,才会有中毒的症状,当然了,如果此时的毒蛇出现口腔破损,毒液如果被吸收,还是会中毒。很多人被毒蛇咬伤会用嘴去吸出毒液,这种方法是有点作用。但是,有口腔溃疡,蚜虫,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出血的人会引起中毒。
在老鼠身上,青环蛇的毒液LD50值分别为0.325 mg/kg(皮下注射)、0.169 mg/kg(静脉注射)和0.089 mg/kg(腹腔注射)。平均毒液产量为10毫克(0.15克)干重。人类的估计致死剂量为2-3毫克(0.031-0.046克)。青环蛇是夜行性的,因此白天很少与人类接触,咬伤事件主要发生在夜间。通常,咬伤后会出现严重的腹部绞痛,伴随着逐渐加重的瘫痪,在咬伤后6-8小时死亡。死亡原因是普遍的呼吸衰竭,即窒息。一项临床毒理学研究报告称,未经治疗的死亡率为70-80%。在孟加拉国,超过50%的蛇咬死亡是由青环蛇造成的。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主要危害
生物毒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