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e《为了那渴望的目光》的价值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人们读罢,会突出地感觉到,它称得上是一部深刻彰显以希望工程为代表的社会公益事业非同寻常社会意义的作品。
黄传会用自己的笔告诉我们,希望工程所承载的,以及这本书所反映的,不单单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事例,不单单是一连串具体可感的数字,而是关于命运,关于教育与文化,关于爱心与道德,关于理想与创新,关于未来与希望的故事。20年多来,黄传会不停地用自己的写作呼唤义务教育普惠所有儿童,他用自己的笔揭示出,希望工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救助了多少失学儿童,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声张教育的公平,唤起全社会对贫困群体教育问题的关注,直接或间接地推动
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决策。他为希望工程、为广大读者,乃至为国家领导层提供了一份真实的“国情报告”。
这是一部让人读罢久久难以平静的力作。无论是对作者
黄传会,还是对作品所触及的课题,每一位读过作品的人都会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由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黄传会创作。
黄传会是个勤奋、高产的作家,从最初创作的三部与希望工程有关的长篇报告文学《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纪实》、《
中国山村教师》、《中国贫困警示录》,到这部《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调查》,再到后来出版的《为了那渴望的目光——希望工程20年记事》,他多年来始终关注当代社会问题和普通民众生活,他对“希望工程”的多年追踪和“反贫困”题材系列报告文学作品,体现了强烈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那渴望的目光——希望工程20年记事》创作,一直受到文学界、出版界的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其列为重点选题,《中国作家》杂志曾提前选载部分章节。2006年,该书获得“石花杯”第三届
徐迟报告文学奖。
20年也许只是人类历史的一瞬,但就一个作家而言,二十年如一日,一直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用自己手中的笔去观察、体悟和表现这样一项事关民族未来的工程,行万里路而不知疲倦,历经艰难险阻而其志不移。
黄传会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关注底层始终是他内心的情结,回顾黄传会的创作道路,他把自己人生壮硕的写作年华,全部献给了为普通百姓鼓与呼的事业,他不停地“为穷人呼吁呐喊”,他发出了“中国最真实的声音”。作为一个军人,他身上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作家,他的创作所体现出来的永远关注普通百姓的神圣使命感堪称楷模。他的创作实践,为我国文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多方面有益启示。
作家走多远,作品的天地就有多大。在作家的才华和天分之外,决定作品水平的,还有缺不了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的积累。通过这部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因为
黄传会倾20年心力挖掘了一口题材和生活的“深井”,作品才显得格外丰沛扎实。传会20岁开始在海岛当兵,数十年的军旅生涯,赋予他非同寻常的毅力与执著。他的每部作品既是用脚“走”出来的,更是凭持之以恒的心力打拼出来的。希望工程这项伟大的事业选择了他,他也以自己的行动成就了一个“反贫困”作家的事业。他以记录希望工程发展壮大的《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纪实》享誉文坛,继而又捕捉到落后地区师资问题,推出《中国乡村教师》;他由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等问题,进而触及我国的扶贫攻坚课题,写出《中国贫困启示录》;新世纪以来,他又把目光延伸到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这个新领域,创作了《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而《为了那渴望的目光:希望工程20年记事》则是希望工程和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集大成之作。我们似乎可以这么说,由于有了
黄传会,中国才形成了独特的反贫困报告文学,由于持之以恒的作为,他的每部作品都具有了他人难以逾越的扎实品质,黄传会本人才成为当代文艺创作一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为了那渴望的目光》令人珍视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光辉,记录下了人的进步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的足音。作家善于抓住人的命运来展开文学描写,他以希望工程为载体,以人的命运史、社会的进步史为主要内容,用自己的心力,倾诉着命运、未来与希望的故事。作品以希望工程救助的三个极富典型意义的孩子的命运故事为开篇,大张旗鼓地张扬希望工程的深远影响,牢牢吸引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人们从两次举起
奥运会火炬的希望工程第一个救助对象张胜利的身上,从因一张照片而成为希望工程形象代表、始终不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大眼睛”姑娘苏明娟身上,从由于得到资助而成为优秀研究生的张洵的身上,从他们命运的突转和先后变化,看到了希望工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作品继而以“红土地的呼唤”、“康乐备忘录”、“
延河从脚下默默流过”、“
太行山的每个早晨”四段采访手记,记录下贫困儿童丧失教育机会的苦涩,十分鲜活地烘托和勾勒出贫困地区儿童就学问题的严峻性、必要性和急迫性,深刻揭示了希望工程应运而生的社会历史必然。在写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希望工程的诞生、发展时,同样注重挖掘出
改革开放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影响,反映出其中的领导者、参与者的思想脉动。
在社会大进步、时代大发展的进程中,以迅速、及时、敏锐反映现实生活的报告文学创作出现全方位发展良好势头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报告文学创作数量大、题材范围广、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个文体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活跃态势,另一方面,报告文学创作质量下滑,也引起了大家的忧虑,“有报告没文学”、“有材料缺思考”等弊端的出现,大多倒不是由于写作者生活功底欠缺,没有下工夫深入生活,相反,倒可能是由于作者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却没有掌握报告文学的规律,缺乏对材料的统摄和整合的能力,尤其缺乏进行艺术升华的能力所致。《为了那渴望的目光》之所以在艺术上完整、成熟,就在于作家深谙这个文体的特质,充分尊重文学规律,善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报告文学优势。作品把希望工程、把救助失学儿童放在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作品通过对希望工程的诞生始末的描写、对希望工程受益者的特写、对民众爱心的讴歌、对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运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希望工程近年的发展动态等的全面展示,生动地揭示出,教育是民族发展之本,而贫困群体少年儿童受教育权益的充分保障,实际上事关一个国家的良心,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特别是作家把中国青基会和希望工程这样的新生事物放在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来表现,将中国青基会这个集体的锐意进取精神和时代前行的大氛围紧密结合在一起,便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同类型平庸之作不可能有的思想高度、理性深度和感染力度,他写“百万爱心行动”、“1加1助学行动”,写“青基会诉《壹周刊》诽谤希望工程案”,都不单纯写事,而是融入了作者真切的情感,融入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他有力地揭示了改革开放大潮对以
徐永光为代表的奋发有为之士的托举,写出了社会公益事业对人们道德净化、社会观念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所有这些无疑都是极具思想和艺术的震撼力。
1949出生,浙江苍南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
南开大学中文系。1969年
应征入伍,历任海军某岸炮营战士、排长,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副主任,
大校军衔,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90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希望工程纪实》、《
中国山村教师》、《中国贫困警示录》、《中国一个县》、《首例农民告县长案始末》、《龙旗悲歌》、《中国海雄风》,小说集《婚约》、《本岛无故事》,电影文学剧本《天涯并不遥远》,电视剧剧本《
两个姑娘两个兵》等。其作品曾获1993年
庄重文文学奖、1994年《
当代》文学奖、第五届"
五个一工程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