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科
董氏太极拳创始人
董文科(1897-1961),又名董英杰,Wade-Giles名为Tung Ying-chieh,是杨式太极拳的杰出代表和推广者。他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北街的一个富裕农家,原名文科。
人物生平
董文科,字英杰,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北街人氏。董文科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体高大,肌肉暴突,长得十分英俊健壮。
十三岁开始习武,后于北平市拜在杨澄甫先生门下,并随杨师游历,以武会友,尽学杨式之精华,且集众家之长于一身,武功卓绝。1932年,董师在南京打擂,一举打败三个外国拳王,大长了国人志气,被称为“中华英杰”。此后,“董英杰”名扬海内外。晚年,他定居香港特别行政区,创办太极健身院,传播武术于港澳及东南亚一带,发扬国术之光。太极拳名家,董氏太极拳创始人。邢台任县人。祖上务农,自幼聪慧,体弱好武。曾师从李增魁学习“十三式”,又向太极拳家李香远学艺。后成为杨澄甫入室弟子,极得杨澄甫识重,成为杨式传人中代表性的人物。杨之《太极拳使用法》即为其手编。其功底淳厚,拳架气派宏大。在技术上有所创建,理论研究亦独有心得。董文科先生为杨澄浦著名弟子,理法兼备,德艺双全,致力于 太极拳的研究与推广,是最早向海外传播太极拳的武术家之一。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创立了太极拳健身院,广收香港、澳门弟子。民国时期,南京打擂,打败英国拳王,从而威震天下。五十年代应邀前往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教拳授艺。经过董英杰子孙三代人的几十年传授,董氏太极拳目前已有弟子上万人,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武术界影响巨大。
为弘扬中华武术,国际董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董增辰先生,决定在家乡任泽区兴建董英杰纪念馆和国际董氏太极拳交流中心。
弘扬家范传中外
一个家族先后四代人在海外传授太极拳,把中国的传统武术传向世界。正是因为这个家族的付出,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对中原地区的太极拳有了更多的了解。许多外国朋友从学拳、练拳中亲身感受到太极拳对强身健体所起的作用。
董氏后人董增辰说,现在在夏威夷,一些人到医院看病,医生给开出的药方竟是“练太极拳”,国外其他地方也有这种“处方”,可见太极拳在国外受到的重视程度。有的外国人对中华太极拳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董增辰讲了一件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有一年,一个叫彼特的美国人到夏威夷找他学拳,年纪尚小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调皮的女儿对这位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说:学拳哪有那么简单,得从门外一步一叩头叩着进门。彼特一听,转身走出门外,果然一步一叩首重新进门拜师。从门外到董先生的家里足足40多个台阶,董先生回家听到这件事,被逗得哈哈大笑,但同时也为人家的这股求学劲头所感动。
董氏家族几代人在国外教拳的弟子,多得以万计数,遍布各个阶层。这些海外弟子通过习练太极拳,开始认识中原地区,了解中国,来到中国,并上中国。一位企业界的弟子曾经对董增辰说:老师,我给您1000万元资金,你到你的国家做生意去吧。董增辰连想都不想:我不要,我一个习武教武之人,怎么会做生意呢。
这些年,董增辰频频带弟子回乡认祖,也从市领导及有关部门那里不断听到海外人士来家乡投资建设的消息,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听到了故乡加快发展的召唤,他终于动心了:何不成全一些弟子的想法,完成曾多次和海外联谊会有过的意向,在故乡建一个海内外弟子习武及参观认宗的场所。早在1996年,市海外联谊会曾经和董增辰先生接洽,并达成在家乡投资建馆的意向,期间,双方又有过六、七次接触,特别是近年董先生多次应邀来家乡考察,促使在家乡投资兴建场馆的想法日益明确成熟。他的这一想法得到董氏家族的一致同意后,于今年1月18日与任县县政府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任县县政府免费提供50亩土地,董增辰先生投资3000多万元人民币,兴建董英杰纪念馆系列工程。占地28亩、投资1000多万元的一期工程——董英杰纪念馆已于昨日破土动工,预计明年5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之后,二期工程董氏武馆和武术学校也将相动工建设。届时,董增辰将率海外弟子每年来任泽区举办武术交流活动。通过武术搭台、经济唱戏,吸引更多的海外人士来邢投资兴业。
董氏家族通过传授太极拳,使许多外国人通过认识太极拳认识了中原地区、了解了中国,同时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邢台市、认识邢台。可以说,他们不仅是中华武术的传播者,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还是联系邢台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生平趣事
董文科先生少年时,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体高大,肌肉暴突,长得十分英俊健壮。早先他跟刘老拳师学艺,后来刘老拳师感到白己老迈年高,心力不支,无法再教他了,便把他介绍到李宝玉这里,拜师学艺。
老拳师刘瀛洲领着一个他来到会宁县,董文科见到李宝玉竟是一个又矮又瘦很不像个身怀绝技的拳师。刘瀛洲在一旁早已看出董文科的心思,笑道:“文科,切莫以貌取人,我这徒弟可是一位身杯绝技的大师,不信,你可上前一试。”董文科当即脱去衣服说道,“好,就请大师指点一二。”李宝玉忙摆手道:“文科,我的手重,交手中万一不慎怕你吃不消,咱们换一个方法玩一玩。”言毕,在场院中划了一个圆圈,让董文科站在里边,自己立在对面,说道:“你若能跑出这个圈,即算我输。”董文科心中好笑,暗忖“这么个小圈,抬腿即可迈出,这有何难?”遂点头应允。李宝玉道:“你跑吧。”董文科纵身向左边窜去,哪知李宝玉早站在左边。董文科急又向右边眺去,忽见李宝玉已站在右边微笑。董再转左,李又挡,董再复右,李同样阻住。不管董文科向何处冲,李宝玉始终若挨若离紧紧贴着他,象一面墙在他对面挡着。董文科一时性起,象个陀螺一般在圈内旋转起来,但仍不能摆脱李宝玉,前后左右到处是他的身影,就象长在他前面一样。片刻董文科累出一头大汗,仍未离开原地一步。
至此,董文科心悦诚服例地便拜,口称师父,留在了会宁县,跟李宝玉一心学习太极拳。转眼到了深秋。一天董文科跟师父到村外小树林练功,阵阵秋风将树上的叶子刮掉,落了董文科一头一身。他拾头一看,走在前面的李宝宝身上落的树叶很快飘去。问道:“师父,叶子能否落不到你身上?”李宝玉回头笑道:“现在我办不到,功到也可能。太极拳虚领顶劲,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期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若要达到这般境地尚需勤学苦练,悟透其奥妙方可。”
二人来到小树林中的一片空地,李宝玉让董文科打了两趟太极拳、然后摇头道:“你的身法、架式太僵直,应用意不用力,渐之随心所欲。”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根棉丝绳,轻轻扯开笑道:“文科,你能将他拽断吗?”文科失笑道:“粗麻绳我都拽断,这棉丝我吹口气就能断为两截。”李宝玉含笑道:“是么、你来扯扯看,将棉丝一头交给董文科,自己捏着另一头。董文科猛地向怀中就拉,李宝玉伸臂紧随,董文科向上李宝玉向上,董向下李往下,不管董文科如何拽这根棉丝,李宝玉都捏着另一头做同样的动作。董文科闪电般地乱舞一阵后,这个棉丝非但未址断,连拉直也没拉直。董文科红着脸满头大汗道:“惭愧,师父,我扯不断。”李宝玉意味深长地道:“不是你力气不够,而是功夫不到家。大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李宝玉一席话,使董文科茅塞顿开,渐渐洞晓了太极拳之精髓。此后,董文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管刮风下雨,每日练功不辍,在李宝玉经心点拨下,技艺提高甚快。
光阴如梭,一晃董文科在会宁县整整学艺三年,不但学会了太极拳,而且还跟李宝玉学会了点穴法、纵身术、八步迎风掌,三皇炮锤等多种功夫。李宝玉见他学业已满,附近已没有了他的对手,便让他回家继续苦练,并让他云游江湖,遍访名家高手,博采诸家之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武艺。
董文科不负师望,在任泽区磨练了几年后,遍游河南、山西省山东省一带,专找高手名流印证功夫,败在他手下的人不计其数。因他与人交手中,身法,路数,进招,应式酷似其师李宝玉,所以也有人送他绰号“小宝玉”。董文科曾在北平市(即北京)开馆授徒,后又只身南下,到苏州市开办拳场,广收弟子,影响颇大。当时太极拳在南方已有流传,但郝式太极拳的传播董文科是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
夏威夷三九蓝眼睛《太极拳释义》。
董氏太极拳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不动为无极,已动为太极,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由阴阳演义变化万象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凡练太极,心意一动则分发四肢。太极生两仪、四相八卦、九宫,即堋捋挤按采肘靠中定也。静则返本还元,复归无极,心神合一,满身空空洞洞,稍有接触即能知觉。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不论练拳对敌,毋过毋不及,过与不及皆失重心耳。如敌来攻我顺化为曲,曲者弯也。如敌来攻不逞欲退,我随彼退时就伸,伸者出手发劲也。过有顶之嫌,不及有丢之弊。不能随曲谓之抗,不能就伸谓之离。谨记丢顶抗离四病而去之。功到不即不离,方能随手凑巧,运用自如。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与人对敌,如对方出力刚直,则我用柔软之手搭上,紧紧缠在彼劲上。能放能长,对方意欲摔开甚难。譬如彼出大力,我随粘其手腕往后坐身,但手仍紧搭不离,往怀收转半圈谓之走。走为化,以化其力。向其左方伸手使敌侧身不得力,则我为顺,人为背。粘之使不能走脱也。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此理甚明显,如敌来势急则柔化能应付哉,需用太极截劲之法,不后不先之理以应之。何谓截劲,如行兵埋伏突击截击也。何谓不后不先,于敌手已发未到之际,我手于敌膊未直时截入,一发即去,此为迎头痛击法。然欲能动急则急应者,非得真传不可。
随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与人对敌,推手或散手,无论何着法,有大圈、小圈、半圈之巧,有阴阳之奥妙,有步法之虚实,有太极阴阳鱼不丢顶之理。循环不息,变化虽有千万,太极之理则一也;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拳愈练愈精,功夫既到,则如水到渠成,一旦豁然贯通。然非久练久熟,只尚空谈,不能达此境也。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着者拳式也,先学姿势正确,次要熟练,方能懂劲。今之练拳者专谈懂劲,忽视练拳功夫,舍本逐末,安能懂劲,更何能有发人之劲,古语云:"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故欲阶及神明,必先求懂劲;欲求懂劲,必先求着熟。功夫由下而上,由低而高,不能跨越也。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顶者头顶也。此处道家称为泥丸宫,素呼天门。顶劲非用力往上顶,乃空虚而头容正直,精神上提。但不可气贯于顶。练久眼目光明,无头疼之病。丹田在脐下寸余,即小腹处,一身元气总聚于此。气归丹田,以意行之,流通四肢。气不能沉于丹田,则滞塞于一处,不能分运于四肢也。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不偏者守中原地区也。不论偏向何方,即易失重心。偏前则易拉到,偏后则易推到,偏左偏右,其弊相同。不倚者亦守中土也。例如用手按人,对方突然缩后或闪避,己身即踉跄前仆,失去重心,予人以可乘之机。此倚之弊也。行功论云:"立身须正中安舒,支撑八面,"即不偏不倚之意。隐者藏也,现者露也。设敌向我身击来,我身收缩为隐,使敌不能施其力。如敌手往后回抽时,我随之跟进为现。敌不知我式之高低上下,无法挡卸我手。例如河中小艇,人步行气上,必略低沉为隐,又裹步必随起为现。又犹龙之变化,能升能降,降则隐而藏形,现则飞升宇宙兴云弄雾。此理言太极能高能低,忽隐忽现,有神机莫测之妙。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仰位上,俯为下,敌欲高攻,我即因而高之,使不可及。敌欲压我下,我即因而降之,使敌失去重心。此守法也。设自己主动进攻,仰之弥高则眼上看,心想将敌人掷上屋顶。俯之弥深,则心想将敌人打入地里。昔班侯师夏日在村外场内乘凉,突来一人。拱手问班侯老师居处,答曰吾即杨某也。其人突出大食中三指袭击,老师见场内有草房高七八尺,招手曰:"朋友请上去",遂将其人击上屋顶。又曰:"请速下回家觅医",其人狼狈逃去。乡人问何能击之使上,曰仰之弥高也。有洛万子曾从班侯老师习技数年。欲试师技,班侯老师曰,将汝掷出元宝形好否。万笑曰且试之。及交手,果如所言,万手脚朝天,右胯着地如元宝形,将胯摔脱矣。医疗数月方愈。万功夫甚好,至今尚健在,常曰俯之弥深利害极矣。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向敌进攻或追击时,我进身跟步,步步逼之,使不能逃脱,故我手能愈进愈长也。如不能跟步,则手短不能及矣。退让敌人时,或虚身以化之,或退步以避之,随机应变,以其力不能及为度。故我能退而愈促也。总言之,即粘连粘随之妙,去丢顶离抗之病也。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练功既久,感觉灵敏,稍有接触,即能感觉而应之。一羽毛之轻,我亦不驼,蝇虫之小,亦不能落我身。蝇虫附我身,如着落琉璃瓶,光滑而不能立足。盖我以微妙之化力将蝇虫足分蹉也。能如此则功成矣。昔班侯老师於夏日行功时,常卧树荫下休息。偶或风吹叶落其身上,随落随脱滑落地,不能停留。又常试己功,解襟仰卧榻上,捻小米少许置肚脐上,但呼一声,小米犹弹弓射弹丸,飞射屋顶瓦面。班侯老师之功诚不可及,同志宜勉之。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弘扬家范传中外
生平趣事
董氏太极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