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人兽共患性
寄生虫病。其分布在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西南等地区发病率较高,全国约有200万~300万囊虫病患者。囊虫病是
链状带绦虫的幼虫
寄生人体各组织如脑、眼睛等所引起的疾病。侵犯脑部最常见,其他可寄生于
皮下组织、肌肉及眼部等。
绦虫病患者是惟一传染源,青壮年发病率高。
囊尾蚴的寿命可长达十数年,因此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就诊科室
病因
1、囊虫病是指由于食用了感染猪肉虫卵的食物导致的。
2、囊虫病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
3、多好发于青年、小儿为易感人群。
症状
囊虫病的
链状带绦虫的幼虫最常
寄生于脑部,导致
脑囊虫病,亦可寄生于皮下组织、肌肉、眼部等,导致皮下囊虫病、肌肉囊虫病、眼囊虫病等。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3个月,临床表现应视
囊尾蚴数量、寄生部位及人体反应性而异,感染轻者可无症状,仅尸体解剖时发现。根据囊尾蚴寄生部位分为脑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与皮肌型囊尾蚴病三种。
1.脑囊虫病
由于囊虫侵入颅内的数目、部位不同,以及囊虫的发育过程和死亡不一,因此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病情波动。少数病例由于大量囊虫进入脑内,发病急骤,出现明显的精神和神经障碍,甚至迅速死亡。一般而言本病神经损害取决于囊虫数目和位置所致的机械效应及囊虫引起的炎性和中毒反应。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局灶神经体征、癫痫、精神障碍等。按临床特点可分下列类型:
(1)脑膜脑炎型 由一次大量感染后引起弥漫性脑水肿,反应性炎症变化等。临床表现有精神异常、全身性癫痫、
瘫痪、
失语症、感觉障碍、脑膜刺激征、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和
昏迷等症状,不能以脑的局灶损害解释。
(2)癫痫型 发作形式有大发作、小发作、精神
运动性癫痫或局限发作等。同一患者可具有二种以上的发作形式,且极易转换。多样性和易转换性为本型囊虫病的特点。
(3)脑瘤型 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癫痫、强迫头位、瘫痪和感觉障碍等。
(4)脊髓型 囊虫侵入椎管,产生
脊髓压迫症,如病变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和大小便障碍等。
患者常有皮下或肌肉内囊虫结节,分布于头和躯干,四肢较少,结节呈圆或椭圆形,直径0.5~1.5cm,坚实,可在皮下或肌肉中自由推动,无压痛。结节可陆续出现或自行消失。
3.眼囊虫病
早期感到眼前有椭圆形黑影飘动和伸缩变形、蠕动的阴影。晚期由于眼内组织受到干扰和炎症形成,视力可显著下降甚至
失明。
检查
确诊囊虫病需要进行
体格检查、
脑脊液检查、便常规检查、免疫学检测等。
体格检查
囊虫病的
链状带绦虫的幼虫最常
寄生于脑部,亦可寄生于
皮下组织、肌肉、眼部等。囊虫病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癫痫、精神障碍、
失语症、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昏迷、皮下组织或肌肉内囊虫结节等。囊虫病的患者,严重者可出现
瘫痪、死亡。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显示
嗜酸性粒细胞和异常
淋巴细胞计数升高、脑脊液压力升高,对病情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便常规
免疫学检测
诊断
1、医生根据流行病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
脑脊液检查结果诊断本病。
2、囊虫病的
链状带绦虫的幼虫最常
寄生于脑部,亦可寄生于
皮下组织、肌肉、眼部等。
3、囊虫病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癫痫、精神障碍、
失语症、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昏迷、皮下组织或肌肉内囊虫结节等。
5、脑脊液检查显示
嗜酸性粒细胞和异常
淋巴细胞升高,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粪便中有
绦虫卵或节片,免疫学检测可以显示出
血清囊虫抗体阳性等检测结果对病情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鉴别诊断
1、本病需要与原发性癫痫、
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相鉴别。
2、如果出现颅内压增高、癫痫、精神障碍、失语、共济失调、昏迷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医生通过
体格检查、
脑脊液检查等可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囊虫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
1、
病原体治疗,
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是抗
囊尾蚴的主要药物。
2、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需要降压治疗。
手术治疗
1、眼内囊尾蚴病需要手术将病变完整摘除。
2、若未能完整摘除病变,易复发。
危害
如治疗不彻底,病灶内的细菌会再次繁殖,造成病情反复或加重,严重者可出现
瘫痪、死亡。
预后
不同类型囊虫病预后差别较大,一般经过治疗预后良好。
预防
1、按时体检。
3、不要吃生菜、生肉。
4、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5、改善生活习惯。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