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榴梁是我国知名的钱币学家。全国十佳
收藏家之一。余榴梁出生
乌镇镇,1951年随父母在上海定居。他在上海
江南造船技工学校担任铸造专业课教师时,为让学生能从
中原地区古代钱币的浇铸过程中,了解我国铸造工艺的历史,就从家中找出小时候外婆给他玩的古钱币,充作教具进行浇铸实验。当家中古钱币不能满足需求时,便到废品收购站去收购。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使他走上了钱币收藏的道路。40多年来,他节衣缩食,苦心孤诣地从事钱币收藏和研究,目前已收藏中外古钱币、金银币、纸币等各类钱币近3万种。
他所收藏的中国古钱币,上溯
商朝,下至现代,绵延三千年,多达近万种。其中有最古老的商代鎏金铜贝钱;有珍稀的汉代错版半两和清咸丰的
琉璃币;有最宝贵的“圣宋通宝”当五钱。据传,“圣宋通宝”当五钱,存世仅有5枚,其他3枚流落国外,1枚湮没民间。八十年代初,当
新华出版社发表了他藏有这枚稀古珍品的消息后,世界上有18个国家转发了这条消息。
他所收藏的我国历朝历代的各种古钱币,文化内涵丰富,每样钱币都有一则动人的故事。他曾给笔者讲过“康熙通宝”钱币的故事。他说,“康熙通宝”是
康熙帝六十岁做寿时铸造的祝寿钱,当时称“万寿钱”。据传,至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杭州净寺整修时,庙中一个和尚偶然从一尊
阿罗汉的“佛肚”内发现一串“康熙通宝”古钱。和尚为开辟缘路,趁机宣扬说,这种钱是从
板肚里取出来的“罗汉钱”,佩在身上有罗汉保佑,可驱邪避祸,太平吉祥,于是信奉者纷纷募款索取此钱。从此,这种“
康熙通宝”阔边小铜钱,就成了青年人的定情物“罗汉钱”。
乌镇茅盾故居东侧一幢古老的民居内,开设着一家特殊的“银行”。这家银行里藏有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种钱币,人称“万国银行”。其实它并非银行,而是
乌镇镇的一个旅游景点——余榴梁钱币馆。
余榴梁不仅是位钱币收藏家,而且还是位研究钱币文化的学者。数十年来,他先后在国内《
中国钱币》、《
人民日报》海外版、《
解放日报》、《
文汇报》以及
香港特别行政区《钱币研究》、
台湾省《钱币世界》和
美国《珍藏》等报刊发表文章700多篇。编著出版《中国花钱》、《
世界流通铸币》、《
钱币学纲要》、《中国民间收藏》、《钱币漫话》、《世界钱币大辞典》等专著10多部,为弘扬中国钱币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