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视学的概念最早由汉斯·伊莱亚斯(Hans·Elias)在
德国的一次小型国际会议上提出。尽管最初参与的人员较少,但体视学很快吸引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的关注。1963年,国际体视学学会在
维也纳成立,并定期举办学术会议,促进了全球范围内体视学研究人员的合作与发展。
体视学的研究主要通过对组织截面或投影图像的分析来进行。这些图像可能是光学显微镜图像、电子显微镜图像或其他形式的投影图像。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图像,研究人员试图推断出组织的真实情况。然而,这种推断过程并不容易,因为同一组织的不同截面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体视学采用了
统计学方法,通过大量的随机截面或投影图像来重构组织的三维形态。这种方法被称为“三维重建”,它是基于统计数学、几何概率、微分几何等学科的基础之上。
体视学的主要任务工作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体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由数学工作者负责;二是利用这些理论开发显微组织形貌描述和测量的方法,主要由生物学、材料科学和矿物学工作者负责。
体视学拥有一套专门的术语体系,其中包括结构、组分、相、粒子、凸面体、包容空间、密度等概念。此外,体视学的测量值通常是相对测量值,以比率的形式表示,其中一个测量值与组分相关,另一个则与包容空间相关。这些比率可以通过体视学原理计算出它们与空间结构内相应比率的关系。常见的体视学符号包括P、P1、Pa、Pv、L、L1、La、Lv、A、S、Aa、Sv、V、Vv、N、N1、NA、Nv等。
体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应用学科,已经在
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图像科学、冶金学、
建筑学、工业、农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体视学的知识与组织切片标本的观察相结合,提供了更多获取组织信息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