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塔,又名徽塔、雁塔,位于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原武镇,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原为原武镇善护寺内的附属建筑物,有“
中原地区的比萨斜塔”之称。
玲珑塔为平面六角十三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在明万历辛丑年间(1601年)重修时,全高约47.25米。截止2021年,整座塔的高度约为43米。玲珑塔向东北倾斜了2°33′,地面之上只有十二层,塔门设在南面,为原来塔身二层的窗户改建而成,塔体自下而上面阔与高度递减,各层有半圆券门、古钱纹和破子式假窗,塔身轮廓略呈
抛物线形。自第二层以上皆为叠涩出檐,塔身每层均辟半圆拱券门及假窗,斗拱、层檐、装饰假窗均为雕砖垒砌。
1963年6月,玲珑塔入选“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玲珑塔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命名由来
玲珑意指精巧细致,全国以玲珑命名的古塔有多座,原武玲珑塔也是其中之一。
历史沿革
玲珑塔建于
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原为善护寺内附属建筑物,
清代善护寺失火,寺毁塔存。明朝万历辛丑年(公元1601年),玲珑塔曾经信过维修,根据《重修宝塔记》的记述,当时善护寺的规模很宏大,包括
大雄宝殿和众多僧人。在进行
佛塔的重修工程中,由虔诚会首师君士和僧人悟节负责主持,而善人赵仁偕、赵九时、赵九思等人则参与了施工。
在明朝
景泰三年(1452年),
黄河南移,原武地区多次被洪水冲毁,城市沦为废墟,玲珑塔也受到洪水冲袭。在清朝
康熙六十年至
雍正元年期间,黄河连续三年在武陟马营地区决口,导致玲珑塔塔基长达一年半被河水浸泡。
1938年,
日寇进犯中国,日军曾用炮弹击中玲珑塔塔身,但由于古塔结构科学,仅掉下一片青砖。1963年6月,玲珑塔被评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玲珑塔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特点
建筑布局
玲珑塔位于平原示范区
原武镇的东关,G327南侧。它是一座六角形的砖塔,总共有十三层,是仿木结构楼阁式的建筑。据塔铭记载,明朝万历辛丑年(公元1601年)进行了重修工程,使其高度约为47.25米。古塔一般层级都是奇数,但此塔却有十二层,为偶数。这一异常是因为该地区历史上属于黄泛区,
黄河多次决口导致塔的底层被泥沙淤在地下。因此,从地面上只能看到十二层,底层正门实际上是原塔二层的窗户改装而成。截止2021年,整座塔的高度约为43米。
建筑特色
玲珑塔因其倾斜被称为“中国的
比萨斜塔”。据文物部门之前的测量显示,它向东北倾斜了2°33′。据传言,在塔周围的
荷塘,最初只有一个,但为了防止塔过度倾斜,人们又挖了一个荷塘,使两者相互平衡。站在塔身西北侧的底部,以
地平线为基准观察,可以看到从南向北逐渐凸出地面的四块塔砖逐渐缩减到两块,清晰展现了塔身向东北倾斜的情况。
玲珑塔塔身倾斜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古代建筑师有意设计的结果。因为该地区土质松软且每年最大的风力和风向都来自东北方向,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塔更加坚固稳固。其次,天灾也是倾斜的原因之一。据
原阳县志的记载,这座塔历经了多次地震灾害,超过10次的地震,更有水灾的严重影响。
主要建筑
玲珑塔为平面六角十三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有塔铭记载明万历辛丑年间(1601年)重修,全高约47.25米。截止2021年,整座塔的高度约为43米。塔檐砖砌斗拱露出地面。塔门设在南面,为原来塔身二层的窗户改建而成,地面之上只有十二层。塔体自下而上面阔与高度递减,各层有半圆券门、古钱纹和破子棂式假窗,塔身轮廓略呈
抛物线形。自第二层以上皆为叠涩出檐,塔身每层均辟半圆拱券门及假窗,斗拱、层檐、装饰假窗均为雕砖垒砌。
玲珑塔底下的前四层没有光线,只能靠摸索前进。塔的核心室为平面六角形,内部设有雕砖砌成的斗拱和倚柱。每层檐角下悬挂着木制的角梁,梁末挂有72个铁制
风铎。旋梯约半米宽,只容许一人通过,青砖台阶经过数百年的攀登,已经形成明显的凹痕。到达第五层时,三个方向的甬道看起来完全一样,却都没有攀爬旋梯。其中一个甬道的侧壁隐藏着攀爬通道。这种设计凝固在建筑中已有千年之久。继续向上攀爬至第九层时,开始出现木棚板,而在第十一层则有直径0.6米的圆木刹柱,从顶部贯穿而下,连接着高0.88米的
铸铁塔刹。这些粗壮的木刹柱可能是
灰楸,是自宋代建塔时期一直保存的部分结构。
其他看点
娄师德纪念馆
娄师德是
狄仁杰的导师,而娄师德纪念馆就坐落在玲珑塔附近。娄师德以其“伟岸大度,气量宽厚”的品质而闻名。成语“唾面自干”即源自他的故事。据记载,他曾推荐
唐朝著名政治家狄仁杰担任
丞相一职。
纪念碑亭
玲珑塔东侧矗立着一座纪念碑亭,上面刻着
原阳大米之父乔永庆的事迹。乔永庆领导村民进行治水治碱、引进水稻的工作,而原阳大米最早是在原武地区引种成功的。
建筑价值
玲珑塔作为一个近千年历史的建筑,其高耸屹立在当时的背景下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作为原武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玲珑塔经历了地震、
黄河淤积和战火的考验,却依然屹立不倒,展现出了“塔坚强”的特质。它代表着
原武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此外,玲珑塔也是宋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其建造展示了当时建筑技艺和工艺水平的高超。
建筑保护
在1979年、1983年和2013年,为了保护古塔,河南省文物部门筹集资金,拨付专款对玲珑塔进行了修缮。2022年3月,玲珑塔维修保护工程启动。此次修缮工程定于5月底结束。据玲珑塔修缮项目施工负责人介绍,玲珑塔总共13层,逐步从12层、11层向下维修,包括外部的酥碱砖、风铃,以及塔内的通道进行修复,进行挖补处理。
文化作品
齐宜帆曾为玲珑塔创作过绘画作品。他先后就读于
西安美术学院和
旧金山艺术大学,取得油画专业硕士学位。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国内外各类画展展出。
相关传说
毛遂拉塔
毛遂是路庄村师寨镇的居民,生活在宋朝时期。当时,玲珑塔所处位置是一个繁华地带,周围人口众多。
毛遂有预感这座塔会倒塌,于是化身为一名疯癫的僧人,高声警告着“塔塌!塔塌!”,但没人将他的话当真。一天夜晚风雨交加,村民发现家畜一个个躬身蹬蹄,汗流浃背,仿佛在朝着某个方向用力。次日,玲珑塔移位至城外安全地带,人们才意识到疯僧正是毛遂所化。
毛遂生活在战国时期,而玲珑塔的建造则发生在
宋朝,两者年代不符。这样的故事或许是当地百姓有意将古塔与历史名人联系起来,传承地方文化历史,以此延续当地的文化传统。
重要事件
重大事件
玲珑塔是
日寇侵华的罪证,1938年日寇进犯,曾有炮弹击中塔身,但由于古塔结构科学,仅掉下一片青砖。
所获荣誉
游览建议
简单路线:
郑州市出发,跨越
郑新黄河大桥,沿
北京—香港公路复线直行,至311省道向东2.5公里调头,向右前方直行1公里即到。
参观建议:玲珑塔可从不同方位观赏,湖光塔影尤其适合拍照,可坐在东侧碑亭里安静欣赏。塔西北有娄师德纪念馆。观塔之外,推荐继续寻访镇上不远处的
城隍庙,大殿为明初建筑,殿内保留有石刻、壁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