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于2015年3月开始筹备建设,是山西大学响应中国”十三五”精准医学发展规划,依托“中央提升中西部一省一校”计划,由山西大学党政领导积极推进、重点建设的学科和研究机构。
历史沿革
山西大学
生物医学研究院于2015年3月开始筹备建设,是中国目前第四家,中西部地区第一家生物医学研究院。山西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是山西大学响应中国”十三五”精准医学发展规划,依托“中央提升中西部一省一校”计划,由山西大学党政领导积极推进、重点建设的学科和研究机构。
剑桥大学终生高级研究员
吴长新教授受聘为山西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第一任院长。经过一年多的积极筹备和建设,生物医学研究院已经完成了实验室基础建设,建成了包括分子实验室、细胞实验室、斑马鱼动物中心在内的完整的实验室系统2500平方米,其中包括两个高水平的P2+实验室;完成了第一批价值2000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项目;引进了共14名具有海外科研经历的高水平科研人员,从硬件建设和人才建设多个方面均已经达到预期目的。生物医学研究院于2017年初正式挂牌运行,全面实现研究院科研功能化。
2017年5月8日下午,山西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揭牌仪式在生物医学研究院大楼前举行。
山西省人民医院院长
李荣山与校领导
贾锁堂、
高策、
程芳琴及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和院所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大事。揭牌仪式由程芳琴副校长主持。
学术研究
研究平台
据2017年7月研究院官网显示,山西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建成了四个研究中心和三个高水平实验平台,一个实验中心。
研究成果
生物医学研究院初步形成以下几个重点研究方向:人类
结核病病理机制和易感性分子机制的研究、
艾滋病和
丙型肝炎共感染机制的研究、结直肠肿瘤生物学研究、天然抗癌产物药物的研究、环境毒理与肿瘤发生关联研究、中西部人类罕见遗传病病理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机制与相关发育代谢性疾病的研究、
胚胎干细胞技术研究。
生物医学研究院建院的宗旨是:面向重大疾病、罕见疾病诊治的需求、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回答重大科学问题和创新重要技术;应用现代生物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方法和手段,切实结合临床需求,开展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性三个层面的研究,发现新机制,提出新思路,研制新药品,开创新方案;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注重重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技术和药品创新,以研
助产,以产养研,形成良性的产学研循环。
2017年6月23日,山西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与山西正一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生物医学研究院会议室举行了合作研发暨
干细胞联合开发实验室成立仪式。山西大学
生物医学研究院与山西正一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在生物医学、健康产业特别是在干细胞转化医学领域开展紧密的合作;共同建立“
山西省干细胞生物资源库”,有效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开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研究,并迅速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办学条件
机构设置
生物医学研究院设有行政机构和科研机构,设立院长、行政院长和副院长负责行政科研管理;学院设置有生物医学研究院党支部,设支部书记和副书记负责党务。生物医学研究院科研系统实行PI课题组制,研究院研究人员由引进人才的PI和来自院系、合作单位的双聘PI构成,设置学术委员会、技术和资源委员会、研究生工作小组和学位工作小组、伦理委员会等科研管理系统。
研究院即将建立学术委员会、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学术交流委员会、资源和技术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等各委员会,负责研究院的学科方向规划、学术交流、人才引进及招聘、年度考核、研究生招生、培养、对外交流、设备购置计划及论证、设备管理、设备共享等工作。
研究院办公室是研究院行政管理的综合职能部门,在研究院院长的直接领导下,执行院务联席会议的各项决议。负责研究院行政工作综合计划、日常行政事务管理;机要文秘、信息、统计、文印、接待、联络等工作。
公共技术支撑平台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负责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区的建设和管理,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生的培训和上岗工作,技术平台对外服务。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底,生物医学研究院有在职科学家1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人,讲师3人。
教学建设
研究院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专业招收研究生。研究院还安排专项资金,对能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研究生给予一定奖励(按照期刊影响因子发放)。对于在我院进行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的本科生,获得校级或省级奖项的也有相应的资助和奖励政策。
合作交流
生物医学研究院与
美国、
英国、
德国和
新加坡等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定期安排优秀研究生出国进行合作研究及交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