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英语:resistance)为生物学、生态学专业术语,是为了定性描述一个生态系统对外界变化的抵抗能力而提出的,与“恢复力稳定性”有关。一般来说,组成物种越复杂、生物链越牢固、紧密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抵抗力稳定性是当遭逢干扰时,维持群落或族群个体数量的能力。与抵抗力稳定性相对的概念是敏感性,越敏感的物种越容易受到环境压力及干扰影响。
基本介绍
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就属于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例如,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再比如在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些只是用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简化的例子,自然界的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意义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有高有低。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例如,在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中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假如地衣受到大面积损伤,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例如,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假如其中的某种植食性动物大量减少,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还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来代替,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然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无论多么强,也总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会遭到破坏。
范例
1988年,胡安飓风袭击尼加拉瓜海岸边的雨林。道格拉斯·鲍彻(Douglas Boucher)等人比较帕州红豆木(Qualea paraensis)的抵抗力稳定性及独蕊木(Vochysia ferruginea)的恢复力稳定性。帕州红豆木即使经过严重受损死亡率仍低,但其生长速度缓慢,幼苗数量也稀少。而独蕊木在飓风后受损严重,死亡率高,但其生长快速且幼苗数量多。因此从物种层面上看,帕州红豆木的个体数量在台风后仍无明显变化,因此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而独蕊木虽然数量变化剧烈,但其具有较高的恢复力稳定性,而此类的物种在灾难后的物种密度会提升。彼得·贝令翰(Peter Bellingham)等人在1988年雨果飓风破坏牙买加海岸边山地林区后,将样区内的树种按依受损害的程度及灾害后恢复情形的规模分为四级:阻抗性物种(抵御飓风能力强,恢复力弱)、易感性物种、袭夺性物种,及恢复性物种(对飓风阻抗弱,但回复力强)。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意义
范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