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被称为
香港特别行政区明星的
黄埔军校,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开办,主要为无线电视台训练演艺人才,当中不少较早期的学员,现已成为今日在香港以至华人演艺界独当一面的巨星,是名副其实的造星工场。
发展历程
1967年,深具战略眼光的
邵逸夫将事业重点转移到了当时新兴的电视产业,香港无线电视广播公司——这个即将影响了几代华人的传媒巨擘应运而生。几年后,与“
邵氏兄弟”的明星制理念一脉相承的无线艺员培训班成立。
艺员训练班自1971年起每年开办一期,1979年第9期开始由
电视广播独自主办。训练班报名要求起码是中五毕业。1971年至1977年三个月一期,在业余上课,在当时艺员训班主任
刘芳刚的争取下,无线电视台于1978年开始推行全年全日制,学员们朝九晚五在白天上课,训练班租借的是影帝
吴楚帆的花园洋房。上午是表演理论课程,包括表演、台词、中西舞蹈、导演、编剧、名剧欣赏、武术、摄影概论、电视工程、形体模拟、化妆、服装、发型,下午全部用于表演排练。表演课全年的课程共分四个阶段(各阶段都是三个月)。第一阶段:表演基本训练,学生自创小品排练。要求从自我出发,在规定情境中真实地行动。第二阶段:排练经典名著片段。如:
亚历山大·仲马的《
茶花女》、
安东·契诃夫的《
求婚》等等。训练学生的悲喜剧表演(也加强形体训练,模仿人、动物或物体)。第三阶段:从无线电视台现有的电视连续剧中,选不同体裁的电视片段进行排练教学(时装、古装、武打、
科幻)。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体裁电视剧的适应能力。第四阶段:两个月参加公司的表演实习;最后一个月由学生自创二至三人的表演片段,参加毕业考试,能成功毕业者将成为
电视广播艺员。这时期老师如下:郑有国、孙家雯、冯永是表演老师,程乃根掌管教务,也是台词老师,
刘芳刚是导演老师。另外还有兼职老师负责编剧、舞蹈、音乐等课程,
刘天赐上编剧课,
黄霑上司仪课。1984年1月开始,艺员训练班改制,分为艺员招募、舞蹈艺员招募和司仪招募,训练期也由一年缩为半年,头3个月学习基本知识,后3个月则进行实习。1983年到1987年的四年间,艺员训练班一度暂停,改为由短期的艺员进修班和艺员招募的形式。训练班的课程与普通表演学院在安排上不同,艺员训练班是针对从事电视领域的特定课程,而表演学院读表演就会接触到话剧、电影等不同的范畴,同时艺员训练班更具实操性,早年的培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导师多数是
电视广播的在职监制、导演等,
李添胜、
潘嘉德、
刘仕裕等前辈都曾经来指导训练班的学员,既能直接告知现实拍摄中的注意事项,又能够物色合适的新人。而后更增加了待人接物的课程。TVB艺员训练期教授包括电视制作基本知识、演技及戏剧理论、配音、主持技巧、声乐原理、艺员形象、舞蹈及武术等内容。训练结束后还将有实习期间,学员轮班工作。完成训练后,成绩合格者的学员才会获发证书;通过考评的学员,才有机会获聘为TVB合约艺员。
或许邵爵士自己也想不到,这个原本自产自用的明星培养基地日后竟然撑起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或者说是整个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受益最多的首推香港电影。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从无线走向大银幕的艺人几乎同步经历着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蓬勃发展时期他们崭露头角,盛极一时之际他们是中流砥柱,市场萎靡的低谷他们不离不弃,而现今的图谋破壁他们又是不可或缺的中坚人物。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届届的无线艺员培训班,还会不会有这片熠生辉的璀璨星河,而没有了这些优秀的电影人,香港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又将如何地黯然失色。
人生离别几度秋。回望这个名副其实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明星的黄埔军校”,他们中有的早已湮灭无名,有的依旧如日中天;有的还在默默耕耘,有的则蓄势待发。看看这些陌生或熟悉的名字,看看这些让我们感动与欢乐过的名字,看看这些曾让我们顶礼膜拜魂牵梦萦的名字,有多少情怀可以重来,又有多少时光不会遗忘?
2022年7月19日,据港媒消息,由香港
电视广播(TVB)举办的2022艺员训练班18日开课,本届艺员训练班是首次面向内地招生,最终被录用为训练班学员的62人,其中内地学员22人。
历届学员
艺员训练班
艺员招募班
艺员进修班
相关趣闻
为了能够顺利签约,为了得到演出机会,艺员们不得不在课业之外多动些心思。无线电视台至今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趣闻,说的是那时的
周润发为了引起无线高层的注意,经常把自己打扮一新手在人来人往的电梯口,装作等待电梯的样子,每见头面人物上下电梯,他就不失时机地问候一声。这位身高1.8米的英俊小伙子于是引起了无线高层的注意,也给那些监制人员留下了好印象,于是就有人开始打听这个小伙子是何许人。
从跑龙套开始,发仔的“龙套生涯”跟别人不一样。从龙套演员到剧集主演,这个过程只用了两年。无线的当红小生,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长篇剧王”。
在无线电视这条造星流水线上,所有演员都是从跑龙套开始的。这种情状在无线演员出身的
周星驰的电影《
喜剧之王》中有着绝好的反映。影片中尹天仇被人说成是个“死跑龙套的”,而尹天仇的解释是:“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龙套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角色。没有名字,没有台词,甚至也没有表情,然而,对于跑龙套的人来说,假若你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演员,那么跑龙套就并不意味着没有前途。
按照无线电视台的规矩,一般演员要跑两三年龙套才有望演配角,而要得到演主角的机会,往往得有五六年时间。对于年轻演员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熬不住就转行了,而坚持下来的人大多都会有出头之日。
1976年,
周润发曾给
伍卫国跑龙套,1980年
黄日华给周润发跑龙套,1983年
周星驰给黄日华跑龙套,而今天的周星驰已经被人称做“星爷”了。
说起当年在艺训班的日子,曾经执导过
叶童马景涛版《倚天屠龙记》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导演
赖水清显得很兴奋:“发仔是
南丫岛人,我是
新界的,都算是偏僻的农村,我们就一起租房子,朝夕相处了两年!那个时候都没有出人头地,我们三个,还有
吴孟达,读书的时候就常常一起站岗,见习工作的时候还要一起给人家跑龙套,扮演家丁
阴尸这样的群众演员,没有一句台词,大家都还蛮心安理得!”
汤镇业差点毕不了业,当年他考完了毕业试,还处于淘汰的边缘,好在当年的导师刘芳刚有心给他机会,在毕业晚会上让他当司仪,因为晚会表演评分将被并入毕业成绩。而汤镇业也争气,晚会前两周,虽然已经停课,但他仍坚持回校练习,最终把自己救了回来。
刘德华(1981年第10期训练班)
怀疑自己不够帅
刘德华到无线报名读艺员训练班时,
黄日华坐在大门口负责发放表格,当时刘德华心里就想,连发表格的小工也这么帅,自己就不用考了,一定不被录取。一直等到考进训练班他才知道,原来当日这个“发表格的小工”其实是高他一班的师兄。而刘德华本来对写剧本当导演很有兴趣,还曾经写过一个讲“少女问题”的剧本,拿过比赛冠军。在最初进无线艺员训练班时,他也打算往导演方向发展,最后是被一位训练班的老师发现了他的潜质,叫他去当演员,
刘德华才走上了演员这条路。
在无线艺员训练班上课时,曾有一次跑龙套的机会,当时导演让梁家辉和刘德华扮演周润发的助手,当晚,梁家辉一夜没睡,绞尽脑汁想了一晚上表演的方法,第二日,当导演开拍的时候,梁家辉一身黑衣墨镜登场,飞扬跋扈,顿时把周润发的风头都给抢了,导演都被气坏了。
周星驰,第一次报考是
刘德华这一届,结果却没有考上。第二年和好友
梁朝伟一起报考,正取生中,仍然没有他,后来因为刘德华的同班同学戚美珍是他的邻居,特地在老师面前替他说情,周星驰才被录进了夜间班,但只能算是备取生资格。毕业后周星驰一直在跑龙套,到1983年才被派任儿童节目《
430穿梭机》做主持,1987年他主动要求调到戏剧组,1989年他才以主角身分演出剧集。
差点做幕后或体育记者
欧阳震华自曝自己在训练班里面是最丑的那个,当时老师给大家写评语,
梁朝伟及
汤镇宗等人的评语是“一级小生”,
吴廷烨则是“武打小生”,而欧阳震华的则是空的,没有评语。之后训练班导师更问他有没有兴趣转幕后,隔了两个星期还问他有没有兴趣做体育组记者。直到最后无线才签了他,原因是有人不签才轮到了欧阳震华,只是做后备。
录取信件没寄到家
刘青云报考时,他只是抱着一试的心态,他说以自己的样貌是不可能被取录的,但经过几次的面试后,他被口头取录了,但需要等正式信件通知。经过一段时间仍没收到信件的他主动去追问结果,那本来不是他的性格作风,可那次却神推鬼使地打了个电话,得到的答复是取录信件早就寄出了,而那天竟是最后的回复期限。若刘青云当天没打出那个重要电话,大家就可能永远都欣赏不到他的精湛演技了。
刘嘉玲在投考时,曾经因为不会说粤语未被录取,当时的影视剧都是讲粤语。校长曾委婉地对她说,“你回去练习讲粤语再过来考吧。”当时刘嘉玲坚决地回答,“一年后我会再来的。”第二年她果然又出现在考场上,粤语的程度好得令人吃惊,以至于后来
陈树楷导演与她合作时,觉得她的粤语说得比普通话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