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飞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
张立飞,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地学前缘》杂志编委,《岩石矿物学杂志》和《Geoscience Frontier》副主编等。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大陆地壳地幔研究分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专家组成员,国际地科联固体地球组成和演化专业委员会委员(SECE)。曾主讲的课程包括本科生的《普通岩石学》《地球科学前沿》,研究生的《高等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等。2021年8月1日,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人物经历
1984年毕业于原吉林大学地质系获学士,1987年获硕士学位;
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获博士学位,留校任讲师;
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2年10月至1993年1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进修;
1995年1月-1995年7月: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高级访问学者(求槎奖获得者);
2000年3月-2001年4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质学系访问学者;
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合作研究。
1998年7月-2001年10月:担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副系主任;
2001年10月,兼任《科学通报》特约编辑,《岩石学报》编委,《岩石矿物学杂志》副主编,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
主要的学术兼职有:《科学通报》《岩石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和《地学前缘》杂志编委,《岩石矿物学杂志》和《Geoscience Frontier》副主编等。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大陆地壳地幔研究分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专家组成员,国际地科联固体地球组成和演化专业委员会委员(SECE)等。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与造山带形成与演化有关的岩石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变质地质学。在新疆西天山榴辉岩相变质岩石中发现了一系列超高压变质矿物和特征结构,从而提出了新疆西天山是一类由洋壳俯冲发生超高压变质地区。这是我们国家继大别-苏鲁和柴北缘-阿尔金山脉超高压带之后,确切报道的由洋壳岩石俯冲经历超高压变质的地区,并进一步确定了西天山超高压变质带是变质地热梯度最低的地区,因而引起了同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另外在很低温变质作用方面以新疆西准噶尔汗国为例建立了含石榴石葡萄石绿石相平衡关系,纠正了一直认为石榴石只有在绿片岩相变质的条件下才开始出现的认识;建立了陕北鄂尔多斯盆地埋藏变质演化系列,提出了沉积物形成过程中源区的风化作用可使稀土元素发生分馏等观点。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国外SCI杂志论文10多篇)。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的几个造山带中,如:新疆西天山、青海甘肃的柴北缘-北祁连山和新疆西昆仑山等。重点是开展与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相关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地质学研究方面。
主要成就
张立飞及其团队近年来在我国西部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发现并确定了新疆西南天山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带,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壳超高压变质带,提出了其形成演化的双变质带构造模式;在柴北缘大陆型超高压变质带中识别出了洋壳超高压变质的残片,提出了柴北缘由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碰撞的演化模式。至今共发表论文80多篇,被Sci论文引用1100多次。目前正在负责的主要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变质作用与造山带演化”(2009-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南天山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与折返”(2008-2011),国家973项目二级课题“深俯冲洋壳的化学变化与抬升过程”(2008-2012)等。
获奖记录
科研项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研究方向
主要成就
获奖记录
科研项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