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祥
革命烈士
李仁祥,1901年出生在陆川县盘龙乡良村一农民家庭。家里很穷,靠租种地主的三亩田度日。因为家境贫穷,李仁祥迟迟不能上学。后来,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才进入东村私塾读书。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读书,进步迅速。1910年,父母先后去世,李仁祥只得退学,跟着兄长禄祥外出帮工,受尽了地主的剥削和欺压,饱尝了人间的凄凉。随着哥俩长大,哥哥成了家。有贤惠的嫂子操持家务,兄弟俩干完农活后便挑着货郎担,爬山涉水,走乡串户,经营小生意。由于一家人勤劳吃苦,省吃俭用,家庭经济有了好转,李仁祥才得以继续读书。
为政举措
1926年夏,陆川县的地主豪绅李楚凡、吕丝如、徐德明、吕春等勾结在一起,企图在乌石街设立“陆南税厂”,使之成为对人民群众进行敲骨吸髓剥削的一种手段。李仁祥知道地主的阴谋后,立即召集陆川学生联合会的骨干开会。会上,他详细分析了设立“陆南税厂”将给老百姓带来的严重危害,决定发动全县学生和乌石附近的工农群众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揭露敌人妄图设立税厂的阴谋,对地主豪绅进行狠狠的打击。
第二天早上,陆川县县城突然热闹非凡,锣鼓声、口号声响彻县城上空。市民们赶紧打开窗户望去,只见一队队学生,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在街上游行,高呼口号:“打倒土豪劣绅!”“反对建立陆南税厂!”学生游行队伍有700多人,在李仁祥的指挥下,浩浩荡荡地从县城出发,向乌石街进军。中午,游行队伍到达乌石镇街头的牛圩坡,与乌石街附近的学生、农民、手工业者、商人联合,在乌石街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居住乌石街的地主李楚凡吓得抱头鼠窜,吕丝如、吕春龟缩家里,躲藏保命。另一个恶霸地主徐德明正往乌石街走来,途中,听见游行的事,吓得赶快跑回家去了。这次示威游行大长了人民群众的志气,灭了恶霸地主的威风。
示威游行的第二天,李仁祥趁热打铁,召开了全县学生代表会议,总结斗争经验,决定向全县人民发出《快邮代电》,并争取在上海、广州市玉林市等地读书的陆川县籍学生的支持,扩大斗争规模。在全县人民群众的强大压力下,地主豪绅妄图设立“陆南税厂”的阴谋彻底破产了。斗争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
人物生平
1928年春,李仁祥从陆川县中学毕业,进入了上海群治大学。不久,他便担任了群治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他把陆川县来沪的进步青年学生组织起来,以党团员为核心,建立了群众性进步组织“陆川留沪同乡会”,人数有30多人。该会定期秘密组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议论时政,协助党组织开展工作。此外,该会还秘密出版了反帝反封建斗争旗帜的不定期刊物《顽皮子》,及时寄回陆川县,向陆川的青年宣传马列主义,揭露封建军阀和土豪劣绅的罪行,有力地推动了陆川青年和人民一道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上海市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大都市,80万产业工人大军是革命的主力军。为了组织发动工人向资本家和帝国主义分子开展斗争,李仁祥利用寒暑假深入闸北区工人集中居住地,与工人朋友谈心、交朋友,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组织他们秘密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他经常风尘仆仆,与机械工人、码头工人、铁匠、伙夫、佣人、水手等结下深厚的革命友情。他喜欢工人朋友的豪爽、团结,工人朋友也佩服他懂的道理多,没有文化人的架子。在李仁祥的发动和组织下,闸北区工人紧密地团结在地下党和赤色工会的周围,与资本家和帝国主义分子开展了多次斗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李仁祥作为群治大学地下党的支部书记、学生组织的领导,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多次组织参加示威游行、集会演讲。他的演讲,通俗生动,充满激情,很富有鼓动性。面对敌人的刺刀枪弹、高压水龙头,他从不畏惧,机智勇敢地同敌人开展斗争。有一次,他正在张贴宣传革命的标语,不幸被外国巡警抓住。李仁祥沉着冷静,对敌人的盘问对答得滴水不漏,使敌人误认为他只是路过此地,对标语感到好奇而驻足观看的外地来的学生,是没有见过市面的傻小子,便把他放了。
事后,有人劝告李仁祥:“不要再搞这些了,万一再被敌人抓住,后果不堪设想。”李仁祥坚定地说:“我不但过去搞,现在搞,将来还要搞,一直搞到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垮台为止。作为一个革命者,如果不和反动派做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何必参加革命呢?斗争总会有流血牺牲的,为革命而死,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值得!”
1930年2月,李仁祥接到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派他到江西中央苏区工作。在进入苏区之前,组织安排他先到广州市南部体验生活和受训半年。受训期满,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搭船到汕头市,再从大浦进入江西苏区,可是在途中被敌人抓住秘密杀害了。
李仁祥为革命早已视死如归。早在赴广州受训之前,为了保守党的秘密和表示自己把一切献给党的决心,他给在陆川县老家的妻子和哥哥写了一封诀别信,信的主要内容是:我为了生活,随朋友到美国谋生,今后能否回国不能预料。希望大哥不要挂念我,妻子不要守空房。至于女儿阿九妹,可由妻子带去抚育成人。这封信写好后,请朋友代寄美国一友人,然后再由美国朋友转寄给他的大哥。信中还附了他的一张照片,他在照片背后写道:“无父何?无母何恃?怙乎恃乎,我不再思!”意思是说:没有父母的孩子还有什么依靠呢?但为了革命,我已不能再考虑这些了。这是他留给女儿最后的话。由于亲身经历了多次危险,李仁祥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他想到自己的女儿将会失去父亲,但为了革命,明明知道这一切,他仍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李仁祥对自己的亲人爱得那样深,更显出他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和坚定,令人肃然起敬!
轶事典故
1924年,李仁祥当选为陆川县学生联合会主席,他和罗奉深、陈业勋、吕挹清等人把陆川的一些进步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了“陆川青年社(由陆川县在广州市读书的同志发起的组织)陆川分社”,共有陆川县立中学、陆川一小、陆川三小等三个分社。这个组织成立后,进行了反对地主恶霸私设刑罚拷打农民的斗争,声援妇女争取婚姻自由,开展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捣毁神庙菩萨的活动,把陆川县的反封建的斗争搞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
参考资料
李仁祥.中华英烈网.2015-07-01
目录
概述
为政举措
人物生平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