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汉鼎,1938年生于
江苏省南京市,原籍湖南长沙。1951年至1956年在江苏
无锡市辅仁中学读书。
1956年考入
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
贺麟教授、
洪谦教授和
冯友兰教授,研习
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1961年毕业。洪汉鼎1963年报考中国科学院哲学所硕士研究生(由于所谓
右派问题以及问文化大革命,直至1979年才作为我国第一个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并取得哲学硕士学位)。
1996年《
真理与方法》两卷本(1993-1995年台湾时报图书公司出版)又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受台湾中正大学邀请,赴台湾十所大学讲学。
2002年,兼任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合作创办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先后担任中心主任、名誉主任。并合作创办大型连续性学术刊物《
中国诠释学》,担任主编之一。
洪汉鼎的社会职务包括: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武汉大学等高校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北京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西方哲学史学会和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国际斯宾诺莎学会(
荷兰,
德国)理事,
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中心名誉主任,《中国诠释学》主编,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伽达默尔著作集汉译与研究”首席专家等。
洪汉鼎的著作《
斯宾诺莎哲学研究》(1993年
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一等奖。翻译的《真理与方法》两卷本(1993-1995年台湾时报丛书公司出版)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他还因在中国和
德国哲学交流方面的重要贡献,于1984年10月受到时任德国总统卡斯顿斯的接见,并于1991年荣获
杜塞尔多夫大学哲学名誉博士头衔。1992年,获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