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背白环蛇
自颈至尾有波状横斑的蛇类
黑背白环蛇(Lycodon ruhstrati),俗名黑决白环蛇、黑背链蛇、山狼蛇、Formosa狼蛇、鲁氏狼蛇、山地狼蛇或台湾狼蛇,为游蛇科白环蛇属爬行纲。黑背白环蛇是台湾南部的特有物种。模式产地在台湾南部。
形态特征
中等蛇类,体细长,全长620~880毫米,最长可达1米。头宽扁,吻钝,头颈区别明显,瞳孔圆形。上唇鳞8(2—3—3)枚或9(3—3—3)枚;颊鳞1枚,入眶不接鼻鳞,个别不入眶;鳞2(1)枚+2(3)枚,不与额鳞相接,眶后鳞2枚;背鳞17-17-15行光滑或中央数行微棱;腹鳞193~230枚;肛鳞1枚;尾下鳞75~102对。背面黑色或黑褐色或黑灰色,头背面褐色,上唇白色;自颈至尾有波状横斑,此种斑在前部为白色,往后为灰绿色和浅绿色围以白色,至尾部则为完整环斑;横斑数为(20~54)个+(11~22)个,前部横斑窄,间隔宽,向后横斑宽;腹面白色或黄白色或灰白色,中段以后散有黑点斑,向后此斑点密集,至尾下为灰黑色。黑背白环蛇的颜色图案变化很大,但通常是深色的,背部有几条浅色的横纹。在2008年之前发现的最大标本的总长度(包括尾巴)为94厘米(37英寸)。
物种对比
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老挝的特兰宁高原、越南北部。
栖息环境
生活于海拔400~1000米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常从林中灌丛、草丛、田间、溪边、路旁活动。
生活习性
主食蜥蜴、铅山壁虎、昆虫等。黑背白环蛇是卵生的,雌性每窝产下四枚蛋。它是一种山地物种,生活在山坡上、洞穴中和山间溪流下的石头下。它也生活在农田和丘陵地带的天然和人工林地中。
保护措施
该物种已被列入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黑背白环蛇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物种,因为它被认为有着庞大的种群和分布广泛的地区。目前没有采取特别措施来保护这种物种,尽管它被认为存在于许多受保护的地区。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保护措施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