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越,男,1930年9月,出生于
上海市。新华社高级摄影记者。优秀体操运动员
李宁在第23届
奥运会体操比赛中《喜获满分》的照片。获1984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金牌奖。1958-1991年在北京新华总社摄影部任摄影记者、图片编辑。
人物简介
胡越,男,1930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新华社高级摄影记者。
生平经历
1953年7月,毕业于
复旦大学新闻系。同年9月经国家统一分配至新华通讯社工作。
1953-1958年,先后在
新华出版社西北总分社,
新华社甘肃分社任摄影记者,主要从事工农业、文教、民族方面的采访报道工作。
胡越同志自上世纪90年代起,应国家体委、北京市政府之邀,参加了国家举办的多项国际体育活动的筹备、组织工作。
如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11届亚运会,担任组委会新闻部
摄影主管。
1958-1991年,在北京新华总社摄影部任摄影记者、图片编辑。从1979年起,从事专职体育摄影报道工作。
在新华总社工作期间,经全国新闻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批准,于1986年被评、聘为高级记者。1991年底退休。
胡越同志1992年参加中国摄影家(含港澳台)代表团,任副团长,访问了美国11个城市(9个州),举办作品展览并与美国摄影界新闻界同行进行业务探讨、友谊交流、并进行拍摄创作活动。
1993年,参加北京市2000年
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新闻宣传部工作,负责申办报告《新闻传播》一章的撰写与编辑,并参与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访华考察团的接待工作。2001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21届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任新闻部副主任,主管
摄影工作。
社会职务
胡越同志曾担任中国体育摄影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主席团成员(1989-1993年)。
中国体育摄影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副主席(1983-1994年)。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五届理事会荣誉理事(2003年)。
胡越同志在半个世纪的摄影生涯中经历了地方(分社)和中央(总社)工作;记者和编辑职务。
国内和国际报道以及经济、政治、文教、民族等领域的采编业务实践。
特别在体育报道上,他参与了从第一届至第七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两届
奥运会;两届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两届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及多次国内外举行的单项体育赛事。
荣获奖项
胡越同志拍摄的体育照片多次在全国性摄影作品比赛中获奖。
如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
李宁在第23届奥运会自由体操比赛中《喜获满分》的照片。获1984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金牌奖。
济南市国际女篮邀请赛中一幅表现
罗马尼亚运动员《突破重围》的照片,获第六届全国优秀优育摄影作品比赛银牌奖。
1978年北京国际男篮邀请赛
八一队核心队员
吴忻水运球《快速推进》的照片,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体育摄影作品评比
三等奖等。
主要著作
50余年间,胡越同志撰写、翻译的有关体育摄影文章先后在《中国摄影》、《
大众摄影》、《
摄影世界》、《
中国记者》、《
中国摄影报》等全国性报纸、杂志上发表。
1990年与首都几名资深体育摄影记者合作撰写的40万字的《体育摄影理论与实践》一书,是我国第一本全面论述体育摄影业务的专著。1999年,与
安烈同志共同主编了汇集我国解放以来重大体育事件精华的大型画册——《新中国体育50年》。
2004年,与安烈、
唐禹民同志合作主编《
中国传世体育摄影》画册,荟萃了自1890年以来百年中国体育摄影精品。
胡越同志还曾应邀为
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体育摄影学会、北京市摄影函授学院、
中国中央电视台、首都高校摄影协会以及北京、
上海市、
河北省、
山东省、
重庆市等地的高等院校和摄影机构讲授《体育摄影》课程;多次为我国摄影作品评比活动担任评委,如第11届亚运会摄影作品评选,第一届全国体育摄影十佳以及多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摄影作品评比等。
摄影论述
体育摄影创作剖析
优秀体育摄影作品,尤其是竞技体育摄影作品,描绘矫健形态,给人美感;显示精湛技艺,令人神往;刻画拼搏精神,催人奋进;反映优劣态势,发人联想;表现生动情趣,引人开颜……这一切,构成了体育摄影不同于其它题材摄影的独特个性——竞争性、技巧性、趣味性、健美感。
体育摄影创作的四项要求:
一、先知预见,捕捉典型瞬间。即思想上的
预见性和拍摄时的提前量。
二、沉着机智,静待突发情节。体育竞赛过程的变化多端和错综复杂,赛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节。
三、开阔视野,广揽千姿百态。对于热点与非热点;场内与场外;比赛过程与赛事前后都要兼顾,但必须主次分明。
四、标新立异,渲染视觉效果。由于竞技体育的场地、器械、规则固定不变、容易造成人物造型和画面形式雷同。应在取景构图和瞬间抓取上力求创新。
体育摄影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体育摄影将从鲜明、新奇、惊险、情感、趣味等五个方面开始新一阶段的攀越。拍摄者应注意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措施,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打破固有模式,大胆创新。如把拍摄瞬间一元化改为多元化;敢于尝试前人不曾采用过的拍摄角度和构图形式。
二、重视人物情感的变化。体育赛场是运动员和观众情绪表露最丰富的舞台,是描绘人物内心世界取之不尽的源泉。
三、勤于思考,不作单纯记录。根据赛况进展,主动考虑下一步可能发生的情况与人物内心的变化,做到有
预见性的抓拍。
四、有重点地钻研若干运动项目。拍摄者不可能对全部运动项目了如指掌,只能根据主客观条件熟悉若干项目,成为这些项目的拍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