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芬1918年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门第,祖父
张相文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父亲
张星烺是近代历史学家。1940年张荪芬从
燕京大学生物系护理专业毕业后,只身前往贵州图云关的
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护总队作医疗护理教官,并参加抗日伤员的救护。在那里,她结识了从
保加利亚前来参加抗日救护的国际援华医疗队医生
甘扬道。
人物简介
抗战胜利后,张荪芬与甘扬道回到保加利亚。从1952年起,张荪芬协助来保教授汉语的
朱德熙开创了保加利亚汉语教学事业,为保加利亚的
汉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969年张荪芬编撰的有史以来第一本《保汉词典》出版。张荪芬在汉语教学战线上一干就是28年,1980年,她从
索菲亚大学退休,2004年,索大授予她保教育界最高荣誉——蓝带勋章,以表彰她对保加利亚汉语教学事业的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所有来保工作的
大使馆人员、留学生、很多华侨华人,都是张荪芬家里的座上客,与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张荪芬的许多
保加利亚学生将大量的中国小说、诗歌翻译成
保加利亚语,为保加利亚人民了解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传奇人生
在靠近
索非亚市中心的一栋普通居民楼中,生活着一位89岁高龄的
中原地区老人。每当记者前去探望,总见她独自静坐在小电视机旁,聚精会神地收看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脸上挂着如同孩童般灿烂的笑容。她就是旅保爱国老人、著名保学家和
教育家张荪芬,其人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
张荪芬1918年10月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良好的
家庭教育使她从小就养成了乐观开朗、勇敢坚强的性格。1940年,就读于
燕京大学护理系的张荪芬目睹侵华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毅然中断学业,只身辗转前往贵州抗日前线,投身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在抗日战场上,张荪芬结识了响应“国际医药援华会”号召,与白求恩等人共同前来支援中国的
保加利亚医生
甘扬道。两人在并肩战斗的过程中相知相爱,最终喜结连理。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荪芬随丈夫来到保加利亚。他们的两个儿子一个取名“保中”,另一个取名“保华”,寓意“保中友好”、“保卫中华”,不仅象征夫妇俩人的爱情结晶,也寄托着张荪芬的拳拳爱国之情。凭借良好的外语能力,张荪芬很快就适应了异乡生活。起初,她就职于
索非亚一家市立医院,业余时间曾多次承担中国访保代表团的接待和翻译工作,并直接参与了中国驻
保加利亚使馆的建馆工作。 1952年,著名语言学家
朱德熙受中国政府委派,前来索非亚大学教授汉语,张荪芬欣然应聘担任翻译。当时在保知名高校开设汉语专业尚无先例,张荪芬迎难而上,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亲手编写了汉语和
保加利亚语对照教材和词汇手册,使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种子在异国生根发芽。两年后,张荪芬和朱德熙教授合作编撰的《汉语教科书》正式出版,这是保加利亚第一部汉语教材,填补了该国东方语言教学领域的空白。朱教授回国后,张荪芬又独自编写出版了《保汉常用词汇》、《保汉分类词典》等工具书。
保加利亚高校自开设汉语专业以来,培养了大批
汉学专家和汉语人才,他们在各领域为推动保中友谊发展贡献着力量。2004年,保加利亚政府授予张荪芬教育战线最高荣誉——蓝带勋章,以表彰她在汉语语言教学方面的突出成就。 1980年,62岁的张荪芬退休后,与丈夫先后数次回到中国走亲访友、参观游览,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老人欣喜不已。他们还将珍藏了半个世纪的大批抗战资料和历史照片捐赠给了
中原地区国家历史博物馆。 2004年6月,与张荪芬携手相伴62载的革命伴侣
甘扬道因病逝世。次年,因患
中风行动不便的张荪芬坐在轮椅上,再次回到祖国,以援华老战士遗孀的身份出席了中国政府为纪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暨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举行的隆重纪念活动。老人说,那几天是自己最开心的日子。目前,张荪芬的生活由二儿子保华和二儿媳
米尔卡·费德勒照料。米尔卡告诉记者,老人的脑海里充满了对故乡的记忆,经常脱口而出用汉语和她讲话。张荪芬常说:“60年的海外生活无法改变我的本色,我始终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著名书法家
谢德萍书写的题词——“荪香千里赤子心,芬芳万年忠国愿”也正是这位爱国老人一生的写照。
主要事迹
1945年,一桩异国婚姻使
中原地区女子张荪芬来到了
保加利亚,此后半个多世纪,她在汉语教学领域不断开拓、耕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汉语人才,成为传播中国文化、打开保中语言交流大门的先行者,受到保加利亚汉学界、教育界的普遍赞誉和尊重。中国书法家谢德萍曾为之题词:“荪香千里赤子心,芬芳万年忠国愿”,这恰是张荪芬一生的真实写照。
汉语执教第一人
1952年,我国著名语言学家
朱德熙受中国政府派遣,到
索非亚大学教授汉语,张荪芬应聘为翻译。
索非亚大学虽是保加利亚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名牌大学,但当时汉语教学却是一块未曾开垦的处女地。张荪芬迎难而上,靠自己的一双手和一支笔,一撇一捺、一字一句,硬是在一张张蜡纸上刻出了漂亮的
楷书和标准的汉语拼音以及正规的保文拼写,为开展教学提供了必备的教材。
开课第一天,全校轰动,可容纳200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学生们从张荪芬那悦耳的声音、熟练的板书中第一次领略到汉语和方块字的魅力。他们被这位娇小柔美的东方女子所吸引,被她的汉语所吸引,纷纷加入选修行列。尽管后来不少学生因汉语的难度而退却了,但并未动摇张荪芬要在这块土地上培养优秀汉语人才的决心。1954年,她和
朱德熙教授合编出版了第一本《汉语教科书》。
朱教授回国后,张荪芬独自执教,相继编写出版了不同版本、适用于不同年级的《汉语教科书》《保汉常用词汇》及包罗15000词条的《保汉分类词典》等工具书。这项工作的完成,填补了
保加利亚东方语言教学的空白,成为保加利亚
汉学发展的里程碑。如今,当年只作为一门选修的汉语课,已发展为索大东方语言中心一个师资雄厚、生源广阔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
山海经》《山乡巨变》《
青春之歌》《
野火春风斗古城》……一部部经张荪芬校译的著作在保加利亚出版发行,广为流传。作为汉语教学的创始人,张荪芬在2004年被授予保加利亚教育战线最高荣誉奖——蓝带勋章。迄今为止,她是东方语言中心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
传奇多彩人生路
张荪芬1918年10月出生在北京一名门之家,祖父
张相文是地理学家,父亲
张星烺是近代史学家,《
辞海》《
中国名人录》《中国文化人物总鉴》对二人均有记载。母亲王端姝是广东女子
师范大学的高材生。良好的
家庭教育使张荪芬从小就知书达理,志向远大。1940年刚迈出
燕京大学护理系的门槛,张荪芬就只身一人,怀揣父母塞给她的600元钱,躲过日本兵的盘查,从天津塘沽乘船经
上海市到香港,再绕道
越南,到达贵州图云观,投奔驻守在那里的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从医抗战。面对困苦,张荪芬不畏惧、不抱怨,23岁就获得了中国护士学会颁发的“永久会员证”。
在事业有成的同时,张荪芬在1942年和援华抗日的
保加利亚医生
甘扬道喜结连理。
1945年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甘扬道决定返回已从
德国法西斯主义铁蹄下解放的祖国。张荪芬来不及和北京的家人告别,抱着2岁的长子保中,随丈夫一起踏上征程,终于在保加利亚首都
索非亚安顿下来。
张荪芬凭借
英语、
俄语的功底,很快攻克保语,融入了当地社会,最初就职于一家
市立医院,她的医术和人品赢得了院方及患者的赞许和爱戴。如不是甘扬道的朋友、文化部长乔治,或许张荪芬不会改变初衷。乔治对她说:“你有能力、有条件,为保中两国的友好交往,特别是语言方面的交流做许多工作,勇敢地去做吧!”
此时,恰逢肖华率中国解放区青年代表团参加1948年华沙世界青年联欢节后顺访
保加利亚,张荪芬不顾嗷嗷待哺的次子保华,和丈夫一起全身心地投入了接待工作,由于他俩鼎力相助,中国代表团首次访保大获成功。1949年春天,郭沫若、刘宁一率中国人民代表团出席
布拉格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会后访保,张荪芬又是全程陪同。以后吴学谦率学联代表团、
萧三率作家代表团访问,张荪芬无一例外,忙前忙后,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1949年中保建交,为筹建
大使馆,张荪芬身兼翻译、秘书、内勤、外联等多项工作。她懂语言,知
国情,在使馆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还坚持业余为使馆工作人员补习保语和
英语,数十年如一日。她的学生如今都已是大使、
参赞等高级外交官。
魂牵梦萦中国情
张荪芬在
保加利亚的生活应该说是美满的、充实的。然而,那扯不断、理还乱的乡情却时常搅得她寝食难安。1953年,她终于有机会回国省亲了。当她迈进家门,看到日思夜想的妈妈时,压抑了13年的情感一下子爆发了,她扑到妈妈怀里放声大哭。妈妈抚着女儿一遍又一遍地问:“这不是在做梦吧?”“不是,妈妈,是真的,真的呀!”
1989年,张荪芬和
甘扬道带着大儿子保中又回
中原地区,他们在保中的出生地
贵州省瞻仰了图云观烈士陵园,在刻有甘扬道名字的“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前驻足凝思,拍照留念。他们还将珍藏了半个世纪的有关
中国抗日战争的宝贵资料和数百幅照片赠送给
中国国家博物馆。
1995年,年逾古稀的张荪芬和之年的甘扬道再回中国,亲朋好友一个接一个的盛宴、一次又一次的聚会,令两位老人备感欣慰和留恋,临别时相约,待新千年来临之际再聚首北京。遗憾的是,由于甘扬道的健康状况欠佳,最终未能成行。
甘扬道去世后,张荪芬很孤独。但豁达的张荪芬依旧善于为自己、也为那些登门拜访的
中原地区朋友排解乡愁。如今已86岁高龄的张荪芬,说起她在北京的家,谈到她当年读书的笃志中学,常去游逛的东安市场,仍然两眼放光,兴奋异常。
她说:“虽然我们中国的说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我始终没有加入
保加利亚籍,60年的海外生活无法改变我的本色,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追悼会侧记
这是一个俭朴的
追悼会,送别的是一位平凡而了不起的华侨——前半生参加抗日医疗救护、后半生投身海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保加利亚华侨张荪芬女士。
2010年28日上午,保加利亚首都
索非亚中央公墓告别厅,
投影幕上张荪芬女士生前的照片一张一张闪过:
燕京大学护理专业的毕业照,在贵州图云关抗日医疗救护总队的工作照,与国际援华医疗队保加利亚医生
甘扬道的结婚照,在保加利亚教授汉语的照片,与保加利亚学习汉语的学生的合影照,与历届来保的中国留学生的合影……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鲜活,就像是刚刚发生的事情,然而,24日,张荪芬女士静静地走了……
中国驻
保加利亚大使
张万学和政务
参赞陈岚来了,
大使馆其他工作人员来了,华侨华人来了,张荪芬女士教过的汉学家鲍拉·贝利伊万诺娃、索菲娅·卡特罗娃、斯耐任娜·戈戈娃、玛丽阿娜来了,张荪芬在
索非亚的亲人们都来了。
张万学在
追悼会上致悼词说:“张荪芬女士一生,以巨大的包容和宽容,始终不渝地热爱
中原地区,热爱她的第二故乡保加利亚。她以拳拳之心、报国之志和惊人的毅力,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献身于
中国抗日战争,献身于教育事业,为中国抗战胜利、中保友谊和中保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中保两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大使馆领事部同志宣读了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发来的唁电,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田建军代表孔子学院和历届留保学生宣读了唁电。
参加
追悼会的华侨华人按照中国习俗献上了花圈。其中一个花圈上写着:“抗日寇汗洒边关爱洒疆场,教汉语情留索大心存词典!”在索非亚大学教过汉语的中国老师董淑慧特地托朋友代她献上鲜花,并在缎带上写着:“母亲,安息吧!”董淑慧在
索非亚工作期间,撰写了《保加利亚汉语教学五十年》一书,详细介绍了张荪芬在保协助
朱德熙先生开创保加利亚汉语教学和
汉学研究的事迹。她在与张荪芬长期交往的过程中,被张荪芬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在她心里,张荪芬早就成为她无比敬爱的母亲。
入葬索非亚名人墓地
早年在中国参加抗日医疗救护、移居
保加利亚后一直从事汉语教学的张荪芬的骨灰15日被安放在索非亚中央公墓一号墓地,其家人、朋友、学生和中国驻保使馆代表出席了俭朴的安葬仪式。
张荪芬1918年出生于北京,1940年
燕京大学护理系毕业后,她奔赴抗日前线,在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护总队参加医疗救护工作。她在那里结识了支援
中国抗日战争的保加利亚医生
甘扬道,并结成连理。抗战胜利后,张荪芬随丈夫来到保加利亚。
1952年,张荪芬协助中国派出的汉语教师
朱德熙开展汉语教学,为
保加利亚的
汉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她在
索非亚大学教授汉语近30年,培育了400多名汉语人才。为表彰张荪芬对保加利亚汉语教学事业的杰出贡献,索非亚大学2004年授予她教育界最高奖章——蓝带勋章。
在骨灰安放仪式上,索非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保加利亚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费多多夫教授表示,张荪芬被批准安葬于索非亚中央公墓的“名人墓地”,对保加利亚的“中国学”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荣誉。
此前,索非亚大学校长伊万·伊尔切夫教授在致索非亚中央公墓经理的信中说,张荪芬是“
保加利亚第一位‘中国学’专家,是索非亚大学多年的教师。她对发展保中关系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她已经成为在保加利亚推介中国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因此,他特别请求将张荪芬的骨灰安放在那里。
张荪芬于2010年4月24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