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式狙击步枪
苏联SVD狙击步枪的中国仿制型
79式狙击步枪(英语:Type 79)是前苏联德拉贡诺夫半自动狙击步枪仿制品,1979年正式定型,1981年投入批量生产。
79式狙击步枪为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式闭锁,10发弹匣供弹,4倍光学瞄准镜。考虑到生产成本问题,79式狙击步枪并没有开发专用的高精度狙击弹,而是通用53式7.62毫米机枪弹,因此在精度表现方面与SVD略有差距。79式狙击步枪还有可卸式的多功能刺刀,既可用于白刃战,也可用作为剪切铁丝和锯钢条,及作为士兵野外生存的辅助工具。79式狙击步枪的光学瞄准镜与PSO-1一样,有一个小灯泡在低能见度下照亮分划板,夜间也可以发现主动式红外瞄具的红外光线,光斑为淡绿色,但自身并无夜视像增强器,因此并不算是完全的夜视瞄准镜。
79式狙击步枪是边防哨所和步兵狙击手使用的单兵武器,主要杀伤中、远距离上的单个重要目标,射击精度好,有效射程远,重量轻,机构动作可靠。其缺点主要是后坐力大,易使射手疲劳,枪太长也不便于携行,尤其是机械化部队。
发展历程
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队从越军狙击手那里缴获了前苏联德拉贡诺夫(SVD)半自动狙击步枪仿制品。随后中国兵器研究机构进行了仿制,1981年用以装备部队。老山作战时期,大量狙击手使用该枪投入对越狙击作战。
1985年重新命名为85式狙击步枪,与79式是同一种武器的两种称呼。但在国外提起中国仿制的SVD,大多数只称之为79式。
改革开放后,79式狙击步枪的出口型通过北方工业公司开始出口到国外民间市场。
技术特点
全枪组件
79式狙击步枪是边防哨所和步兵狙击手使用的单兵武器,主要杀伤中、远距离上的单个重要目标,射击精度较好,有效射程远,重量轻,机构动作可靠。但因使用的不是专门的狙击步枪专用弹,因而射击精度不及 SVD且其瞄准镜倍数过低,已不适用反恐需求。
79式狙击步枪的光学瞄准镜与PSO-1一样,有一个小灯泡在低能见度下照亮分划板,夜间也可以发现主动式红外瞄具的红外光线,光斑为淡绿色,但自身并无夜视像增强器,因此并不算是完全的夜视瞄准镜。
79式狙击步枪采用导气式复进,闭锁方式为枪机回转式刚性闭锁,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只能行单发射击,具有射击精度良好,有效射程远,重量轻,机构动作可靠等特点。本枪除配有弧形表尺与圆柱形准星的机械式瞄准系统外,还配有光学瞄准镜,从而减少射击时的误差,提高第一发命中率。半自动射击提高了战斗射速,便于抓住机会,命中目标。装有可卸式的多功能刺刀,不但可用于白刃战,还可作为剪刀和锯使用,能剪铁丝网和锯钢条等,是士兵野外生存的辅助工具。
发射方式
79式狙击步枪实施半自动射击,战斗射速较高。它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式闭锁,10发弹匣供弹,发射7.62毫米53式枪弹。
缺陷
由于考虑到生产成本问题,79式狙击步枪并没有开发专用的高精度狙击弹,而是通用53式7.62毫米机枪弹,因此在精度表现方面与SVD略有差距。瞄准镜的设计/生产质量是79式一个致使的缺点,主要原因是瞄准镜的燕尾槽和步枪上的突笋结合时,间隙较大,瞄准镜上的齿形螺母不能将紧定扳手调整到合适的程度,所以枪、镜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结果在实弹射击时,由于武器的后座和震动,使瞄准镜经常出现松动的现象,影响射击精度。79/式狙击步枪的缺点主要是后坐力大,易使射手疲劳,枪太长也不便于携行。
基本参数
参考资料
战绩与纪录
曾有一名特等射手用79式狙击步枪创造了1300米的狙杀记录,这一纪录在当时被认为是一项显著的成就。在解密的记录中,最高战绩的中国狙击手是47军141师421团8连的五项全能射手郑珏,他使用79式狙击步枪狙杀了越军50余人。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技术特点
全枪组件
发射方式
缺陷
基本参数
战绩与纪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