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伯斧
蒋伯斧
蒋斧,又名,字伯斧。曾官清学部候补郎中。蒋伯斧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且其行迹多与教育有关。
人物简介
蒋伯斧,金石学家蒋清朔(字敬臣,著有《纬学源流兴废考》三卷、《洪遵泉志集证》十五卷、《选泉丛说》四卷,曾注《王子安集》)之子,光绪二十二年(1896),与罗振玉等在上海创立农学社,开办农报馆。宣统元年(1909)与罗振玉等参观保罗·伯希和带到北京市敦煌市文书,抄出其中有关敦煌史地材料,辑为《沙州文录》。又撰《摩尼教流行中国考略》,对摩尼教流行中国的情况作了初步考证。卒于辛亥革命前。
蒋伯斧,与晚清著名教育家罗振玉相交好,罗氏之孙罗继祖教授在《庭闻忆略》记载其事甚详:“祖父和蒋先生订交也较早,蒋先生初字觑康,后改伯斧,在上述诸人中,祖父和蒋先生的踪迹最密。并提及罗振玉曾为蒋黼撰《墓志铭》,记述相交经过及评价曰:“予交君垂二十年,出处与共,方在淮安市寓居,过从无虚日,在上海居比舍,日数见,当时贤达以人才询予者,必首举君以应。故予客粤中、客吴下皆与君偕,出则连较,居则接席。及君来京师,住于吾家者半岁。罗振玉给蒋黼写《墓志铭》时在辛亥革命之后,其时罗氏已甚不愿再提及自己以及同僚好友诸如蒋黼于教育界的贡献。
人物贡献
1896年,蒋伯斧协助罗振玉创办了农学会,作为该会的骨干,于1897年参与创办了《农学报》,出刊至1904年末,1898年至1900年,以农学会名义参与创办了南洋公学东文学社,培养出了诸如王国维樊炳清(字少泉、抗甫,古文家、商务印书馆编辑)、沈绒(字伯听,翻译家、巴黎大学法学博士)、萨端(字均坡,翻译家、革命者)、朱锡梁(字梁任,南社诗人、东南大学教授)等一批人才。
1901年,罗振玉创办教育世界社,编译出版教科书及中国最早的教育类杂志《教育世界》(刊至1907年末),蒋黼参与其事,且分期刊登《中国教育史资料》于其上。1904年与罗振玉等任职于两广学务处,参与兴办学堂等事宜。1905年至1906年,与罗振玉、王国维樊炳清等任职于江苏师范大学学堂。1906年后,任职于晚清学部,与罗振玉同为四品咨议官,后担任京师大学堂教习,至1911年病卒。
著述作品
这样一位深度参与教育活动的学者,蒋黼起意撰写《中国教育史资料》便在情理之中。至于其著述,罗继祖说“著作都未能成书”,现只知在敦煌学方面与罗振玉合辑的《敦煌石室遗书》,内收蒋黼辑《沙洲文录》、《老子化胡经(残卷)》等,此外撰有《摩尼教流行中国考略》等论文以及一些跋文。罗继祖教授因资料所限,所叙蒋氏著述颇有遗漏,据调查,蒋黼名下论著尚有数种:据罗振玉在《国粹报》所言,他还有《中国货币史》(乃中国第一部货币专史,见金品元《历代钱谱目录》著录)等著作。
蒋伯斧有关教育学的著述,除《中国教育史资料》之外,有考察日本教育的笔记《东游日记》,另在国家图书馆查《蝉隐庐新板书目》尚有《蒙学修身书》署蒋黼编撰,《教育世界》1904年第1期(总第69号)上载有《修身教科书编略》,与《蒙学读本编纂略》一起只署“两广学务处稿”,应为其所撰写,《蒙学读本》未署名,疑亦为其所撰。
另蒋伯斧在学部任职时,曾在学部图书局出版《中国教育史》,时间当在1908年左右,亦早于黄、柳合著的《中国教育史》,该本仅见著录,依理而推,或为《中国教育史资料》同书异名之作,或为其修订版,总之与《中国教育史资料》不无关系。
在已知的蒋伯斧署名或者未署名的教育类著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10卷本的《中国教育史资料》了,因其成书于1905年,堪称“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但最近出版的纪念柳治微的纪念文集中有论文,否认蒋著《中国教育史资料》为“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而认为完成于1910年“黄绍箕草创、柳治微辑补”的《中国教育史》才是“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理由是:《教育世界》上的大多数篇目为译稿,依次类推,刊登其上的《中国教育史资料》亦为翻译之作,译自日本,而不是原创的中国教育史著作。至此认为《中国教育史》本系原创,故为第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贡献
著述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