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使至,蒙致书一函,辱示政事与治兵之要。
宋体以及用,通经以知权。视阴阳惨舒之节,取震泽濡之象。知天而不泥于神怪,知人而不遗于委琐。先乡社之治以浃于举郡,首队伍之法以及于成师。犹言数者起一而至万,操律者本黄以极八音,诚通人之说,章章必可行者也。鄙生涉吏日浅,尝耳剽老成人之言熟矣。今研核至论,渊乎有味,非游言架空之徒,喜未尝不至也。故杨所见,以累下
执事云。
盖丰荒异政,系乎时也。夷夏殊法,牵乎俗也。因时在乎善相,因俗在乎便安。不知发叙重轻之道,虽岁有顺成,犹水旱也。不知日用乐成之义,虽俗方阜安,犹荡析也。徙木之信必行,则民不惑,此政之先也。置水之清必励,则人知敬,此政之本也。筒之机或行,则奸不敢欺,此政之助也。则有以其弛张雄雌,唯变所适。古之贤而治者,称谓各异。非至当有二也,顾遭时不同耳。夫民足则怀安,安则自重而畏法。乏则思滥,滥则迫利而轻禁。故文景之民厚其生,为吏者率以仁恕显;
武宣县之民亟于役,为吏者率以武健称。其宽猛迭用,犹质文循环,必稽其弊而矫之,是宜审其救夺耳。
太史公云:身修者官未尝乱也。然则修身而不能及治者有矣,未有不自己而能及民者。今之号为有志于治者,咸能知民困于杼柚,罢于征徭,则曰:司牧之道,莫先于简廉奉法而已。其或材拘于局促,智限于罢懦,不能斟酌盈虚,使人不倦。以不知事为简,以清一身为廉,以守旧弊为奉法。是心清于之内,而柄移衣
胥吏之手。岁登事简,偷可理也;岁札理丛,则溃然携矣。故曰:身修而不及理者有矣。若
执事之言政,诣理切情,斥去迂缓,简而通,和而毅。其修整非正乎一身,必将及物也。其程督非务乎一切,必将经远也。坊民之理甚周,而不至皎察;字民之方甚裕,而不使侵牟。知革故之有悔,审料民之多挠。厚发奸之赏,峻欺下之诛。调赋之权,不关于猾吏;亡之责,不迁于丰室。因有年之利以补败,汰不急之用以啬财。为邦之要,深切著明,若此其悉也。推是言、桉是理而笃行之,乌有不及治耶?
古称言之必可行,非乐垂空文耳。有人民社稷,固可践其言也。淑江之郡,饶为大。履番君之故地,渐瓯越之遗俗。馀干有亩锺之地,武林有千章之材。其民牟利斗力,于轻悍,故用暴虐闻。重以山茂楛、金丰镣铣。齐民往往投而即铲铸,损丝而工。乘时诡求,其息倍称。间闻主分土者,尽笼其利而斡之。坐簿书错,为中执法所劾。事下三府,以受论,其刑甚渥。于今列郡不寒而栗。彼邦人聆其风声,固曰:彼浚民者,上罪之若此,其念民也至矣。今二千石以前失职非其罪,
执事者即人心而用之,彼邦人是必翘然须其至而安矣。以思治之民,遇习治之守,欲不至于富庶,得乎?
昌黎韩宣英,好实蹈中之士也。前为司封郎,以馀刃剸剧于计曹,号无逋事。能承其家法而绍明之,庭坚、
石苞之族也。坐事为彼郡
司马,更闰馀者再焉。是必能知风俗之良,采之善否,盍尝问焉?足为群疑之宝龟也。至于否臧文律,玩之戒,均权以制动,函隶以勇,平居使不堕,萃聚使不哗,坐作疾徐,心和气振,诚纤悉于所示也。故置之以须
执事异日承进律之命,握兽符而驾寅车,然后贡其言,重晓左右耳。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
洛阳市(今属
河南省)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
贞元间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
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
常德市司马,迁
连州市刺史。后以
裴度力荐,任
太子宾客,加检校
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
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
民俗音乐特色,为
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
刘梦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