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强
时风集团总裁
刘成强,男,山东省高唐县人,现任时风集团总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第九次党代表会代表。2002年,刘成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刘成强当选中国共青团十五大代表。
人物经历
工作经历
“十五”期间,刘成强和公司高管一起,带领3万名员工勇于探索,顽强拼搏,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
2001年至2004年,时风集团年营销收入稳定增长,分别是50.51亿、68.1亿、84.9亿、91亿元,利税分别是4.45亿、5.21亿、4.5亿和5亿元。
2005年,时风集团更是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29%;利税5.6亿元,同比增长22%,跨入了百亿元历史新阶段;出口额2580万美元,增长162%;生产整车98.2万辆,发动机102万台,轮胎313.8万套,发电3.56亿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拖拉机和发动机产销量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农用汽车产销量连续九年蝉联全国同行业第一,经济效益连续11年蝉联全国同行业第一。
聊城市第一个率先实现营销收入过百亿的企业,是聊城市第一个利税分别过1亿元、2亿元、3亿元、4亿元、5亿元的企业集团。
2018年1月4日,赴河南省陕西省等地考察走访供配商、经销商。
荣誉成就
个人荣誉
集团荣誉
个人事件
1.经典决策-时风集团农用车全面降价狙击竞争对手的战略决策
2.经典决策-时风集团上马商用车
2006年,时风获得商用汽车生产目录,时风为等待这一天,已经准备了若干年,这是时风风险控制和管理经营哲学的又一次经典演绎。
先是建造电厂,备足弹药。再与青岛双星合作,涉足轮胎产业,时风双星轮胎,总投资6亿元,目前已形成年产160万套轻卡轮胎、100万套中型载重轮胎、5万套大型工程轮胎生产能力。专家分析,这些项目为时风进入汽车领域奠定了基础,此时虽然时风已是百万辆农用车生产基地,在工艺、资金等生产的软硬件环境上完全具备生产轻卡的诸多条件,同时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和客户群。
3.经典决策-2002年断然拒绝摩根投资:
2002年,就在刘成强带领着时风集团筹备上汽车项目的时候,世界著名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带着三千万美元找到了他。摩根斯坦利是一家实力超强的跨国金融服务公司,掌管着全球四千多亿美元的资产,是无数企业想攀都攀不上的高枝。摩根斯坦利公司主动找到时风集团,要给时风注资三千万美元,这在当时的中国制造业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没想到却被时风拒绝了!
刘成强:“我同意摩根因利而来,但是他必须附加着带给我先进的产品先进的技术,所以这是时风不能够和摩根当时达成一致的原因。”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这是刘成强给摩根提出的合作条件。给钱不要,要技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刘成强希望利用摩根的国际影响力拿到生产汽车的目录。“当时我们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汽车目录,因为汽车目录已经有很长时间,几年的时间不再批准新上企业。”就在摩根准备注资之前的2001年,时风集团的销售额超过了五十亿。摩根准备的三千万美元在时风来说就成了很小的一部分。在他看来,时风发展汽车项目固然需要雄厚的资金,但良好的资本运营之道才是重中之重。
4.经典决策-2007年上马电动车:
被炒得风生水起的比亚迪电动汽车在2009年销售竟不及50辆。而更让他吃惊的是,在山东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中,一家企业已经累计销售了将近10000辆电动汽车。这家企业会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成强背着手站在窗前,透过时风办公大楼的窗户,他可以看到高唐县并不繁华的街景。每当他这样俯视的时候,心中总有一种奇妙的满足感油然而生。时过五点,天色已经擦黑,正值下班和接孩子的高峰时期。当马路上的汽车都打开大灯的时候,楼下的街道显得喧闹而拥挤。刘成强留意到:这些拥挤的车流中,有超过四成的车都是时风集团集团(以下简称“时风”)生产的电动汽车,于是一丝神秘莫测的微笑荡漾在他的嘴角。
然而他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不久前,中国中央电视台有关山东省“山寨”电动汽车的报道将时风这个经历过很多坎坷与波折的中国农用车行业老大再一次推向风口浪尖。时风所生产的电动汽车不仅在汽车行业内掀起了波澜,在公众中也引起了巨大反响。一时间,质疑、赞扬的声浪此起彼伏。
从公司技术员到技术厂长,再到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的刘成强曾主导过时风农用车全面降价狙击竞争对手的战略决策,也是时风当年向商用车挺进的重要决策者。他的每一次决定都在行业内引发强烈反响。而这一次时风集团的电动汽车很有可能又将带着他重蹈当年与同行们的恩怨情仇。只不过,已在市场上历练10多年的刘成强已经脱去了当年的冲动和狂妄,变得深沉而不易揣测。
事情的缘起
然而这种火爆的市场反应并非是领先的技术打造的。时风电动车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在目前锂电池风头正劲的时候显得稍稍有点落伍,而一辆汽车中最核心最能体现其技术水平的部分就在于他的动力构成。这让时风受到了很多专家的质疑。经常有人问刘成强:时风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到底是什么?刘成强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实际上刘成强更像是一个魔法师,他将几种不甚先进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念动了一阵传统汽车从业人士听不太懂的魔咒,随着一股青烟冒起,一种能够在市场上发挥魔力的产品呱呱坠地。这一方面让时风集团在电动车领域延续了时风农用车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却让刘成强背上了“山寨”的名声。
时风的“山寨”之辩
这种年代久远的“老爷车”产品并未丧失活力。公众的误解在于认为铅酸蓄电池是不环保和易污染的,实际上,铅酸蓄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会造成污染。只是在不规范的回收过程中才会造成污染。在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对蓄电池行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之后,环境不达标和设施不健全的蓄电池企业基本已经遭到否定。而据时风内部人士透露:时风在和自己的电池供货商签订协议的时候,都要求供货企业能够实现时风电动车的废旧电池回收。而对于时风集团的购车者来说,大概支付2000元便可以实现电池的以旧换新。
刘成强有一点委屈。按照目前中国人的购车观念和消费水平,即使是在大中城市,购买一辆普通锂电池驱动的汽车,其价格已经可以购买一台很像样的中级汽车了。为何这种省钱又方便的做法会遭到如此多的质疑。(比亚迪L3电动汽车售价为其同档次燃油汽车的3倍,重庆铃耀汽车有限公司新生产的奔奔电动车预售价为15万元。这种价格已经可以买到一辆雪铁龙世嘉甚或更有面子的车型。)
关键不是哪种电池技术含量高低的问题,而是哪种电池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问题。众所周知,锂电池的技术目前并不成熟,而世界锂矿的储量又相对较低。电池技术不解决,锂电池电动车就无法成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对此,李书福有明晰的认识,尽管吉利一直在公众场合强调自己要向新能源领域进军,但是李书福并没有在电动车上投入太多的精力,他认为锂电池电动汽车要普及至少还要等30年,其中最核心的任务是降低锂电池的成本。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工作经历
荣誉成就
个人荣誉
集团荣誉
个人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