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7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其发震频率高,约占地震总数的72.5%,释放的能量占总释放能量的85%。其中,震源深度在30公里以内的占多数,这些地震通常是造成重大灾害的主要原因。
分布范围
浅源地震主要分布在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以及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区域。
特征
地球结构
地球的结构类似于鸡蛋,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层次。地震通常发生在地壳中,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壳内部的变化,会产生力量作用,导致地壳岩层变形、断裂和移动,从而引发地震。地震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上方的地表位置称为震中。震源深度指的是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被定义为浅源地震,而在70-300公里之间的是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则为深源地震。历史上记录的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发生在1963年的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震源深度达786公里。同一级别的地震,震源深度不同,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影响范围也越小。
与深源地震的关系
地震仪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20世纪初期至30年代末期,科学家们相继发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与此同时,地震学家也揭示了地壳、地幔、液态地外核和固态地内核的存在。这种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帮助地震学家更精确地确定地震的位置和深度。早期的地震学观点认为所有构造地震都很浅,但后来的观测数据显示,构造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和中深源地震两类。浅源地震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km深度以上,而中深源地震可达650km深度,并形成了倾斜的地震带——本尼奥夫带。板块构造学说将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起源上联系起来,指出在俯冲型板块边界上,海洋岩石层板块最终在俯冲带上找到了归宿,这与地幔对流相关的“传送带”运动有关,导致了深源地震的发生。板块构造运动也为浅源地震提供了动力。全球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上。
板块构造分类
基于板块构造理论,地震还可分为板间地震和板内地震。美国西部、日本列岛、台湾岛等地的地震属于板间地震,而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震属于板内地震。板内地震主要发生在大陆内部,有时也称为大陆地震。与板间地震相比,板内地震的特点包括空间分布范围广、构造环境复杂、破裂过程复杂等。对大陆地震的研究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危害实例
汶川地震和丽江大地震均为浅源地震,它们的危害性极大。汶川地震并非发生在深板块边界,而是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约为10-20公里,因此造成了巨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