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
李中梓所撰《药性解》二卷本基础上,由姑苏
钱允治在各药之下增补《
雷公炮炙论》中有关炮制方法而成。《药性解》约成书于
万历末年(1619),后经钱允治订补,于天启二年(1622)刊刻问世。
本书共分六卷,收载了335种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有毒无毒、功效主治、使反畏恶、使用宜忌,真伪辨别及炮制方法等内容。其中卷一收金石部33种、果部18种、谷部11种;卷二收草部42种;卷三收草部54种;卷四收草部54种;卷五收木部58种;卷六收菜部10种、人部10种、禽兽部19种、虫鱼部26种。
李中梓在吸取了《
神农本草经》、《药性论》、《丹溪药性》、《东垣药性》、《仲景全书》等精华的基础上,对药性作了充分的阐述;后人
钱允治在药性之下增补了《
雷公炮炙论》的有关内容,使本书成为一部较为详备的药性、炮制方面的专著。书中的有关内容屡为《
中药大辞典》等中药书籍所引用。本书简便实用,适用对象为中医临床医师、中药采集炮制人员及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
本书共分六卷,收载了335种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有毒无毒、功效主治、使反畏恶、使用宜忌,真伪辨别及炮制方法等内容。其中卷一收金石部33种、果部18种、谷部11种;卷二收草部42种;卷三收草部54种;卷四收草部54种;卷五收木部58种;卷六收菜部10种、人部10种、禽兽部19种、虫鱼部26种。
李中梓在吸取了《
神农本草经》、《药性论》、《丹溪药性》、《东垣药性》、《仲景全书》等精华的基础上,对药性作了充分的阐述;后人
钱允治在药性之下增补了《
雷公炮炙论》的有关内容,使本书成为一部较为详备的药性、炮制方面的专著。书中的有关内容屡为《
中药大辞典》等中药书籍所引用。本书简便实用,适用对象为中医临床医师、中药采集炮制人员及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