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报
群众报
《群众报》是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的机关报。从此,《群众报》成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的机关报。为此,《群众报》于1943年1月12日发表声明,揭露敌人阴谋。
内蒙群众报
《群众报》是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的机关报。
1945年中国共产党于9月份派出二万名干部和十万大军挺进东北,开辟东北根据地。乌兰浩特市是我军最早从苏联红军手中接收过来的城市之一,1945年10月5日,聚集王爷庙的广大蒙古族知识青年联合起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革命青年团,他们于12月18日办了一份油印小报《黎明》,
1946年“四三”会议之后,王爷庙成立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1946年5月3日《黎明》改名为《群众报》。《群众报》在它的发刊词中表明:“这个报纸同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欺骗群众的工具相反,是以支持群众斗争为目的,反映群众的生活,为革命群众组织效力,促进群众政治认识和阶级觉悟的提高。以此总结群众工作的经验,成为群众工作者的参谋。”5月25日,撤销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由东北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双重领导的兴安省人民政府。原为东蒙政府机关报的《东蒙新报》从1946年7月1日起与《群众报》合并。从此,《群众报》成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的机关报。
《群众报》的办报方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在决定中规定:“群众报之任务是集中、归纳、交流、研究群众斗争之各种实际活动及其经验,以提供上级机关提高其领导艺术;并将领导机关之政策、指示、思想、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去。”“报纸是我们进行宣传教育,推动工作,以及同敌人进行政治、思想、文化斗争之优良武器,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普遍最经常之读物。”因此决定要求机关、团体、学校“把本地区本机关之各种工作情况及经验,以及各种群众活动、斗争及其创造的成就,写成新闻或通讯寄给报纸。把给报社写稿要看得和给上级写汇报一样重要。”
《群众报》为汉文和蒙文两种文字的报纸,其内容基本相同,除大的时事新闻和重要文章两种文字的报纸都发表外,自编自采的新闻和文章则不相同。
起初报纸由于稿源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稿件是从中共西满分局的机关报《西满日报》和白城子地区的《胜利报》上摘下来编发的,报社自编自采的稿件约占四分之一。这样,当时的兴安盟、纳文慕仁盟、通辽市乌兰浩特市等地区所发生的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就可在《群众报》上有所报道。如:特古斯随军战地采写的我军粉碎占据通辽市的国民革命军的通讯,特格希采写的王爷庙郊区斗争恶霸的新闻等。但《群众报》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主张、方针、政策和具体活动。这是因为:一方面东部地区刚刚解放,蒙古族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还不甚了解,再加上历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阂和一些上层在“民族自治”旗号下进行分裂活动;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也具体体现了我党的民族政策。所以《群众报》蒙汉文版都以通俗的形式,向群众介绍中国共产党,介绍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讲解革命道理,批判错误观点,使我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深入人心。如: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主任哈丰阿在北安军政大学向教职工作的题为《内蒙古解放的道路》的长篇报告,详细地叙述了内蒙古民族求解放所走过的艰苦、曲折的道路,是教育群众的好教材,《群众报》在一版上分五次全文刊登。
《群众报》重组后,正赶上解放战争的开始,因此报纸上有关解放战争的新闻很多,把我军的胜利消息及时传播给人民群众。如:《新四军空前大捷—苏北蒋军两万被歼》、《解放日报》社论《战局开始变动》、《周恩来将军发表谈话—揭露“蒋记”国大阴谋》、《十月份蒋军损兵八万七千》、《兴安省主席谈话——要彻底粉碎蒋军的进攻》、《东北民主联军歼灭蒋军伪匪十四万余》,等等。另外,还有一些敌军起义、投降的信息。
《群众报》上关于乌兰浩特市地区及各盟旗的地方新闻,内容也比较丰富。其中有农会活动、支前活动、内蒙古人民自卫军与国民革命军及土匪作战、救济贫苦农民、喇嘛支前等消息。这些新闻都有较浓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如有一则报道说,锦州市管辖区土默特左旗八大王庙活佛嘎拉仓,因不堪忍受中国国民党歧视蒙古族的苛政,回想起东蒙古人民自治军和民主联军对蒙古族人民群众的平等相待,把庙务交给其他喇嘛,自己毅然参加了库伦旗民主政府。他随军在阜新市地区参加游击战,发动喇嘛参加自卫军,打击国民党军。另一条消息报道,王爷庙附近的葛根庙的喇嘛,为感激人民军队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保护庙禅,发表声明说要为前方打仗的人民军队在庙中祈祷胜利,同时自愿捐献百张羊皮给人民军队做防寒冬衣用。
《群众报》汉文报每周出两期,为八开两版,至1946年底共出了59期,蒙文报开头是四开一版,后改为小四开两版,至1946年12月24日共出了46期。
新的群众报社成立后,中共东蒙工委和东蒙总分会给报社任命了两位领导人:社长包彦,副社长兼总编辑特古斯。
调整领导的同时,又调入一批工作人员。先后调入的工作人员有:洛布桑、杜固尔苏荣、特格希、吉尔格勒、思勒等,与此同时还招收了一批工人。
报社工厂的设备大部分是原来东蒙新报社的,还有一部分是伪满时期《青旗》杂志社的。日本投降后,在阿思根同志的安排和苏联红军少校桑杰耶夫的支持下,保护了原长春市《青旗》杂志社的一套印刷设备。1946年3月,苏军撤走后,东北民主联军叶季壮同志派车将这套设备送到王爷庙,交给群众报社。随设备来的印刷工人有塞音乌力吉、金瑞堂和一名叫远藤信夫的日本技术工人。他们为《群众报》培养了一代蒙古族工人作出了贡献。中共西满分局给报社拨了一台手摇收发报机、一名报务员,供收录新华社的新闻用。
报社的社址当时只有两排平房十多间屋子,蒙汉文编辑部、印刷厂、电讯台、后勤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全在这里。
1946年12月停刊。
山东省群众报
是中共清河区特委机关报,1939年8月1日在临淄县苇子河、大夫店等村创办,社长刘洪轩、杜振东,总编辑张逢元、陈淑等。
第一篇报纸第二章中华民国该报开始是油印小报,后《前锋报》并入,出至38期(1940年3月6日),改为石印,4开4版,3日刊,发行3000份。《群众报》号召群众备战、藏粮、埋地雷,使日军“扫荡”多次失利。敌张店旅团司令部参谋三浦梧楼曾仿效《群众报》的式样,出版伪《群众报》,企图鱼目混珠,欺骗群众。为此,《群众报》于1943年1月12日发表声明,揭露敌人阴谋。当年秋,敌人调集兵力进行“扫荡”,报社有30多人被俘,5人牺牲。在敌人“扫荡”中,报社撤离垦利区驻地,出版过油印的《群众快讯》。反“扫荡”结束后,又出版石印《群众报》,出至第505期与
《冀鲁日报》合并,成立渤海日报社。1944年7月1日,《渤海日报》出版。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蒙群众报
山东省群众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