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之役
澎湖之役
澎湖之役,又称乙未澎湖战役或1895年澎湖战役,是中日甲午战争末期,日本为了控制南中国海且获得在和谈时可要求割让台湾之借口而发动的战役。日方自1895年2月5日开始组织攻澎部队,实际登陆到攻占澎湖只花了三天的时间。此战役的发生是在清朝大臣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马关港(今下关港)进行和谈期间,日本不愿将澎湖县纳入停战范围,直至第三次会谈时伊藤博文才正式告知李鸿章日军攻打澎湖的行动。攻陷威海市后,日本已有计划使用澎湖作为海军基地,歼灭清朝在南中国海的舰队。同年5月至11月的台湾乙未战争中,澎湖成为日军集结军力进攻台湾本岛南部地区的基地。
背景
日本在1894年8月时已拟定冬季作战方针,计划进攻占领台湾,但因顾忌清朝北洋水师在威海卫的残余军力,以及日军在直隶平原(即海河平原)的决战打算,故未实施。1895年1月13日,日军大本营决定在攻占威海卫后要编组一支舰队配属一支陆军支队去攻占澎湖作为基地,以歼灭清朝在南方的剩余舰队并缉捕走私战时管制物的船只。南方派遣舰队于3月12日集结于佐世保市军港,因天候不佳,直到3月15日才出发。
清代方面,自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后,曾派福建水师提督杨歧珍、广东南澳街道总兵刘永福来台守御。末任台湾巡抚唐景崧曾在光绪二十一年正月(1895年1、2月)上奏防务办理情形,提到“夫争台湾者,必争澎湖,盖以澎湖可泊兵船,以为根据。若我不能保澎湖,则台湾陷于孤立,其势难守。”故已竭力将粮饷军装运往澎湖,强化战力。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