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科莫·梅耶贝尔(德语:Giacomo Meyerbeer,1791年9月5日—1864年5月2日),是一位犹太血统的德国作曲家,长期在法国生活。他是19世纪法国式大歌剧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性人物。梅耶贝尔的作品包括17部歌剧,其中《恶魔罗勃》(1831年)、《法国新教徒》(1836年)和《先知》(1849年)等都是著名的例子。他的歌剧通常取材于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和宗教冲突,展现了进步和严肃的主题。梅耶贝尔精通剧场的各种效果,知道如何满足观众的需求。他融合了德国的精致配器技巧、意大利的优美旋律和法国的机智,创造出了独特的大歌剧形式,对瓦格纳、古诺、威尔第、马斯内等作曲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梅耶贝尔的歌剧在内容上常常局限于写实和激烈的外部效果,这种虚饰浮华的风格在流行了二三十年后逐渐消失,现今世界上很少有地方上演他的作品。
梅耶贝尔出生在德国柏林的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自幼学习钢琴,7岁时就开始公开表演。他的父亲是金融家尤迪亚·赫兹·贝尔(1769–1825),母亲是阿马拉(1767–1854)。他们的其他孩子还包括天文学家威廉·贝尔和诗人迈克尔·贝尔。梅耶贝尔最初的名字是雅各布·利伯曼·贝尔,后来因为继承亲戚遗产而改名为贾科莫·梅耶贝尔。他的父母是柏林犹太社区的领导者,家里有一个私人犹太教堂,倾向于改革主义观点。
梅耶贝尔的第一部舞台作品是芭蕾舞剧《渔夫和挤奶姑娘》(1810年),在柏林宫廷歌剧院首演。他的正式训练始于与安东尼奥·萨列里的学生卡尔·菲利克斯·策尔特的学习,随后与卡尔·弗里德里希·佐斯特学习对位法。他还与卡尔斯巴德的卡尔·冯·韦伯一起学习,后者成为了他的朋友。在这段时间里,他成立了和谐协会,成员们承诺互相支持并建立联系。1813年,他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德语歌剧《耶弗他的誓言》。1815年,他前往威尼斯进修,模仿乔瓦尼·巴蒂斯塔·罗西尼创作意大利歌剧。1826年,他定居巴黎,与剧作家欧仁·斯克里布合作创作法国大歌剧而成名。
尽管在德国取得了成功,梅耶贝尔的目标是在巴黎建立他的歌剧生涯。1814年,他决定将自己的事业重心转移到那里。在经历了《两个哈里发》在维也纳的灾难性失败后,他意识到全面理解意大利歌剧对于他的音乐发展至关重要,于是去了意大利学习。在意大利期间,他受到了同行乔瓦尼·巴蒂斯塔·罗西尼的影响,创作了一系列意大利歌剧,包括《罗密拉达与科斯坦扎》(1817年)、《名人塞米拉米德》(1819年)、《安茹的玛格丽特》(1820年)和《十字军在埃及》(1824年)。所有这些歌剧都在全欧洲广受欢迎。1826年,梅耶贝尔与表妹明娜·莫斯森结婚,婚后育有五个子女。同年,他被任命为普鲁士宫廷音乐总监。1832年,他被授予荣誉军团勋章。1836年,《法国新教徒》的成功让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明星。1842年,他被任命为普鲁士皇家音乐总监。1849年,《先知》的首演巩固了他的声誉。1854年,随着柏林皇家歌剧院的重建,他被要求创作一部德国歌剧《施利西亚营地》。1862年,他开始着手创作《诺厄玛》,但由于健康问题和其他原因,该项目未能完成。1864年,梅耶贝尔去世,享年72岁。他的最后一部歌剧《非洲女郎》在他死后一年首演。
梅耶贝尔一生作有17部
歌剧。他的大歌剧通常取材于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和宗教冲突,充分展示了进步与严肃的思想主题。他对剧场的各种效果非常熟悉,也知道如何满足听众需要。他把德、法、意的歌剧传统和自己的构想柔为一体,创作出新的形式。他的歌剧故事发展紧凑,情节动人,人物情感鲜明,在戏剧结构上,他注重幕与幕之间的对比。他重视
声乐的感染力,精心挑选演员。在乐队写作方面,他强调戏剧效果,配器色彩,因而名噪一时。
由于他在不同时期创作过不同风格的
歌剧,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各国的歌剧风格融会其中,既有
意大利式的优美旋律,也有
德国式的丰满和声,还有法国式的机智乐汇和多变节奏。更重要的是,梅耶贝尔把这些有机地组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对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的歌剧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梅耶贝尔的歌剧在内容上往往拘泥于写实和激烈的外在效果,这种虚饰浮夸的作风在盛行二三十年之后终于销声匿迹,如今世界各国很少上演他的作品。
它于1831年11月22日在巴黎大歌剧院首演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是一个传奇性的故事:罗勃是魔鬼
贝特朗和一位人间妇女生的孩子,他在魔鬼父亲的驱使下,做了许多坏事。当他被驱逐到
西西里王国时,爱上了公主
伊莎贝拉。但他始终在贝特朗的控制之下,
游吟诗人兰博的未婚妻艾丽斯提醒他要防范贝特朗,但罗勃置若罔闻。在一次比武中,罗勃在贝特朗的引诱下违反了规定,被取消了武士资格。贝特朗举行了一次群魔聚会,并指使罗勃摘取了一枝有魔法的绿柏枝。罗勃拿着绿柏枝进入了伊莎贝拉的房间,在伊莎贝拉的劝说下,他折断了绿柏枝,解除了魔法,贝特朗消失了。一对情侣终成眷属。其中的著名唱段有伊莎贝拉的咏叹调《罗勃,我爱的是你》、罗勃和贝特朗的二重唱《我们约会的地方》和终场时伊莎贝拉、罗勃和贝特朗的三重唱。
取材于历史上
天主教徒屠杀新教徒的宗教事件:新教贵族拉乌尔曾救助过天主教贵族圣·布里斯伯爵的女儿瓦伦婷,并彼此相爱。玛格丽特王后为弥合两大教派的敌对局面,竭力促使两人成亲。但此前,瓦伦婷已与天主教贵族纳韦尔伯爵有了婚约,拉乌尔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忠,而拒绝与瓦伦婷结婚。天主教派以拉乌尔逆为由,暗害他,但被瓦伦婷发觉告知了新教派。虽然一场阴谋被粉碎,但瓦伦婷却不得不与纳韦尔成了亲。拉乌尔得知了瓦伦婷的初衷,十分悲痛,便冒险前往纳韦尔家中与瓦伦婷相见。在那里,他们得到了
天主教将屠杀新教的情报。在危急关头,拉乌尔不顾生命危险,赶回新教的指挥中心,将这一情报告诉了新教派领袖。大屠杀开始了,拉乌尔和瓦伦婷在相许终身后,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