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寺,原名东狱庙(旧址在简城南门三倒拐黄泥井处),始建于明代,民国二十六年更名为弥陀寺。其废于1950年,1989年经简阳县政府批准,在城北升阳洞原莲花寺旧址兴建而成。其位于简城北门成渝铁路桥头北侧、
绛溪河畔,距市中心区域约一公里,弥陀寺院占地40余亩,现有僧众20余人,常住
居士48人;现建成有
升阳洞,三圣殿、地藏殿、祖师殿、卧佛殿、十佛殿、天王殿、七佛殿、
观音殿、
大雄宝殿、
罗汉堂、念佛堂、钟鼓楼、居士园林等二十余处建筑群。其全建筑仿北京、
颐和园等楼阁模式,系钢筋混凝土古典造型。总投入达1000万元。寺中供塑大小菩萨1000余尊,收藏有大量雕刻、书画精品。其门楹上黑底镏金巨匾所书“弥陀寺”,乃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该寺殿堂高矗,宝相庄严;楼台亭阁,错落有致;琉瓦飞檐,相得益彰;廊池相连,曲径通幽;晨钟暮鼓,香烟缭绕;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弥陀寺石栏与石柱:位于寺中七佛殿前。殿前的
栏杆,石料青白,从
内江市等地运入,其压条为50米,衬鼓五面,大小不一,由20根龙麒麟石柱将28块石板贯穿衔接。石板两面为镂空的龙、凤、
麒麟、鹤、牡丹等精致图案。殿前的石柱上用回、汉、藏三种文字镌刻着《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咒文》和《尊胜陀罗尼咒文》,柱顶饰以
砖雕蟠龙、二龙抢宝。其艺术独具匠心,堪称寺内一绝。
罗汉堂:位于该寺右侧,堂口两壁刻有“三藏取经”、“八仙过海”彩塑。有门联曰:“数五百阿罗谁尊有我,观大千世界哪处不空”。堂内
阿罗汉坐像均为石刻,高2.5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弥陀寺,正座中央高7.8米的四面观音金身坐像光彩夺目,雄伟辉煌。四面雕座圣像为五个
观世音头颅垂直连接而成,192只手眼均列菩萨正身两侧,仰视之则神态巍然,气度非凡;俯视之则飞凤蟠龙,极具民族特色;远望之则宝相威严,浑然一体;近视之则仪态庄重,妙相慈祥。此尊圣像集巴蜀名匠造时1000余日投资200000元而成。现为该寺
佛像之最。
大雄宝殿:过七佛殿拾阶而上,穿越天桥即是大雄宝殿。该殿气势恢宏,金碧辉煌,正中莲花宝座上塑三尊金身大佛,妙相庄严,慈祥满目,灵光显赫,气度非凡,手托宝瓶
佛塔,盘膝而坐,俯视众生,神采奕奕,彰显慈悲为怀、慈航普渡之意。大雄后殿约90平方米的壁面有精工镌刻的西方极乐图。图中126尊佛像,惟妙惟肖,色彩华丽,艺术精湛,为该寺仅有。
三圣殿:位于地藏殿后,是该寺的最高殿堂。殿内供
接引佛、
观世音、
大势至菩萨三尊大
佛像,像高5、9米,背座万年台7米以上,堪称该寺最高佛像。该殿内有一
石洞,名叫“
升阳洞”,传说张三丰曾在此洞中修炼仙道。洞中有佛有泉,四季常流不息,游人香客饮之,凉身爽心,视为圣水。
福字花园:位于祖师殿侧。一壁峭立,壁上硕大“福”字。据说闭眼摸到“福”字,即可有福。该处占地一亩,遍植树木花草,四季常青,鲜花常开,微风轻拂,清香缕缕,沁人心脾。
夏日炎炎供避暑,寒冬凄凄可藏蛟。弥陀双木便成林,
雄县山水令人骄。
坡地泥石扎根处,乡人堪称风水客客远方游子久不归,举头触景忆经箫。
解放后,升阳洞小庙“莲池寺”僧去庙塌,断了香火,现弥陀寺前那两棵黄树则让人任其所取,削皮断枝挖根锯干,以后就只剩下几根光秃秃的主干了。后来,由于升阳洞清泉的长年滋润,秃枝又逐展新芽。
合作化期间,升阳大队三生产队的集体猪场无柴可烧,于是就想起那两棵黄桷树。队委会决定砍掉那两棵黄桷树,以解猪场燃眉之急。经大伙讨论,队上负责解决
雷管炸药,并悬奖400工分,请愿者以爆炸手段炸掉此树。两社员接此任务后,将炸药雷管分别放在树杈处,正准备引爆时,忽有一位不知姓名的白发老头正好路过此地,见状言道:炸此树必遇报也!两社员耳闻心软,只见白发老头往山弯走去,瞬间就不见人影。他俩决定再与队长讨价,坚持少了五百分工不干这桩报应之事。队长一听,心中在想遭报者可能我被当先吧!众人之事何必由我遭报作代价呢?于是,顺势推口下台说:“工分一分不添,不炸就算了!补助你俩50工分,再把炸药给我取回来。”事也凑巧,三天后,县煤建公司来文件,凡集体猪场均可配给煤烧。那两棵树终于活下来了。